第一百章 大名-第2/3页





        “此地是为西北,并非京城。”裴雍轻描淡写道。

        赵明枝犹如醍醐灌顶,再把近日来所见所闻一一对应,果然其实事事再无疑虑。

        只她不敢,也从未往那一面去想而已。

        终于探知真相,也见得裴雍,可事情这样突兀,叫她所有准备,尽皆变为无用,不仅如此,甚至一应计划,全部打乱。

        只是眼下情形,由不得她再退缩。

        赵明枝本想问话,但开口之前,却稍作犹豫,先侧转半身,解开衣襟,自怀中取出一只布包来。

        她将外头靛青蜀锦打开,又拆了层层油布,终于露出当中厚厚信封,将其郑重放于桌上,慢慢推到对面裴雍面前,只拿指尖轻轻压住,轻声问道:“二哥,若你无诏发兵事败,又为人揭发,上书弹劾擅离职守事,朝廷欲要从重治罪,你待要如何?”

        那一句“你会反么”就在舌尖,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说出。

        一旦蔡州得知,会治京兆府罪么?

        自然会。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虽然其心也善,其意也忠,可凡事都是论迹不论心。

        不管满朝文武从前如何忌惮、言毁京兆府,西北未反,便是未反。

        而不管今次京兆府所行,是否真的救下徐州,救下这个蹒跚的新朝廷,又活了多少百姓性命,那裴雍犯下许多重罪,也是不争的事实。

        朝廷制度、规矩,虽是情急,却不能以“情急”为由,擅自破例,否则后患无穷。

        哪怕如果不破例,或许连“后患”机会也没有。

        届时必然会高高举起,可无论怎么落下,那板子打在脸上,便是裴雍能忍,他手下人如何能忍?将来他又如何服众?

        那数以万计急行军徐州,以血汗、以性命去做救援的西军,付出、牺牲那许多,却无半点奖励、封赏,难道能忍?

        那黄袍,谁说只会加在姓赵的身上?

        更何况此刻蔡州那个小朝廷当中,可以说没有一人对西北看得顺眼,一旦得了机会,不狠狠攀咬,才是咄咄怪事。

        如若裴雍只是裴雍,赵明枝不会有半点犹豫,只要能应付眼前,将来事,将来再说。

        可偏偏他是李训。

        一路行来,其人品性、胸襟,全数敞开,叫她看得清清楚楚,便是撇开个人情义,也不能置身事外。

        赵明枝手指按着那书信,舌根已然发苦,却强自镇定,抬头注视裴雍。

        “二哥,你待要如何?”

        “不过‘无愧于心’四字而已。”裴雍凝望着她,轻声道,“如何能动乱最少,伤害最小,便如何,只此刻来论将来,还为时太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