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奶奶,你真的下得起嘴-第2/4页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真迹,已经请了省里最好的专家看过,听说李厂长喜欢收藏于是就。」黄记说完,把卷轴拉了开来,一旁的司机走了过来帮忙。
「李厂长也是行家,不防看看?」黄记说道。
「杜甫真迹?」李文凯一听是杜甫,站了起来。
老杜呀,这可是大大名人。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与李白齐名的大神,其主要作品都是一些悲悯伤感,揭露了当时的唐末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同时对国家将来命运的迷茫与担
心。
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位大神的真迹存于世。
李文凯在2020年曾经在网络上看见过,说日本有过一张李白的真迹,杜甫的,至今好像没有听说有。
要是真的,这可是千金难求无价之宝。
藏品的价值,主要是从历史价值还有稀有程等元素。
这要是老杜的真迹,那太难得了。
「慢慢。」李文凯说道,要是真迹,一千多年,得小心一些。
发黄的画卷慢慢展开,由于时间太久,边角有些破旧。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我找过省里的专家看过,不管是从字迹或者是从这卷轴的绢上分析,都是唐末相符,确实是杜甫晚年在从湖北漂泊到了湖南岳阳于大历三年768年所写,至于这个真迹是怎么留传下来的,专家估计,可能是当时落魄时候写作卖钱或者最大的可能是杜甫死前见过的一个好友,也就是耒阳县令聂某所得。」
「大历五年也就是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估计这个真迹是这个时候留传到这个姓聂的县令手里的。」黄记明显是做了一番功夫。
「我对瓷器比较有研究,不过字画嘛,这个我还是不太懂,不过不管是真的假的,谢谢黄记,有心了。」
「没有想到,这我个爱好,倒是传遍了大江南北,黄记有心了。」
李文凯点点头收了起来,同时微笑着说道。
黄记一听李文凯的话,只好坦诚地说道:「不妨告诉李厂长,你的小车出来在了我们H省,我就收到了县禀报,这不,我就打电话跟燕京一个朋友打听一下,我那朋友说的,不然我哪懂。」黄记说道。
「哎,看来有钱也有烦恼呀,口袋里那点钱,总是让人惦记着,是不是呀,黄记。」李文凯看着对方,呵呵地说道。
正堂里,只有李文凯一个还有黄记的司机。
李文凯在燕京多大的官没见过,别的不说就部里的那些一把手,自己也是经常见过。….
「李厂长,不要生气,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咱们这边实在是太难了,经济搞不上来,现在招商引资吧,没人看中咱们,引不来凤凰,大家的日子敢过得紧巴巴,这不,我知道李厂长回来了,这里怎么说也是你的根,能投资我们当然欢迎,不过我们也不做那各强买强卖的事情,听说李厂长在赚钱上一专家,只求李厂长指点指点。」黄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