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7)
众人走后,我久久不能睡着。月光洒进来,这应该是既望之月,似乎是比十五的月光还要明澈
可能是换地方的原因,也可能是情绪的原因,翻来覆去地直到后半夜。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临近中午。爹娘见我睡的沉,也就没有喊我起来吃早饭。这倒是让我感慨不已。要是以前上学的时候,放假回来,天不亮就让我下地干活了或者起来喝稀饭。
很多东西都会逐渐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不光是我们自己,也包括我们身边的人。小的时候总想要长大,期望获得像父母一样的权利;现在呢,又想着以前被父母管教的时光。我们总是不得不在反反复复的矛盾心情中,逐渐接受着现实的变化。
不多父母应该是没有这么多思想上的变化,虽然也不至于是觉得比武比力气不如孩子,只是觉得孩子长大了,应该要尊重一下孩子。想必,每个人早晚都会有这样的变化。
吃过午饭以后,我就出门溜达溜达。但是为了避免同村人看到着混大城市的狼狈样,还是向着村外走去。
这个季节没有农活可做,田地里很少有人,我也可以有难得的清净。
蜿蜒的小路还是老样子,其他季节都会淹没在高高的野草之中,只是这个季节显露出来了而已;山坡上除了灰黑一片,没有第二种颜色,这里偏远,不值得种树绿化;远处的麦田偶有几只野山鸡飞过,咯咯咯地叫着,又跑远了。
这里的景象,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我在这里永远能够找到自己的根基所在,我的生命的最初就在这里;陌生的是,我感觉这里已经和我现实的生活格格不入,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人们口中的城里人,但是我已经觉得这里不适合我以后的生活了。
人就是这么善变,需要的时候,总是热情相待;受伤的时候,总是无比怀念。哪一天,忽然自己不需要它了,又开始感叹这种地方的落后与陈旧。
不仅仅是对一片土地,一个村庄。就算是对待他人,不也是如此嘛!
忽地想到那位卖书的老大爷说的陶渊明,在初次回乡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产生过如此的年头呢?想到这里,又感慨还不如买了大爷的《元亮纪事》,好歹在这寂寞的乡村,翻看一二。
我绕着小村子走了一圈,往日只消半个钟头。我腿脚还不是很好,走了一个多小时。
景色着实是没有独特之处,不像我们去旅游所见的,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像什么飞泉倒挂,云海迎日,天梯高悬等等绝美景色。
这里就是苍苍杂草,深浅不一的土沟,飞扬的黄土,低矮的破屋。真不明白那些整天说要回归田园的人是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是对这样的地方厌弃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会对这片土地生出这么多气话和不满。
难倒是因为我在外乡收到了太多的欺侮?本来走出这片土地,就是为了衣锦还乡,嘴上不说但是心里确实是这么想过;还是我在外乡真的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繁华,觉得自己沾了洋气,就成时尚都市的风骚青年了;还是读书读到了太多的美好世外桃源,精神的乌托邦,让我不能满足于这片荒芜的山村了。
我一时倒是把自己问住了,一时也不得其解,可能都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