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巨人杀手,在航天城升空!-第2/4页



所以说,GDP的休战,即便没在正面与邓肯碰撞,也依然算完成了球队的任务指标?

“苟系统,难道它开始当人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隐藏任务的难度同样巨大。

德州三小强,那是个顶个的实力强横,如果GDP没有选择休战,雷霆想过马刺这关,看看现在与火箭的较量就能明白,对邓肯的防守,依然没有人能够限制。

所以说,姚明成了现阶段最主要的攻略目标。

解决掉他,隐藏任务才有希望完成!

回想起之前任务失败后的惩罚,林沐内心坚定,一定不能输掉今天这场比赛。

“教练,拉开空间,我们不需要与姚明在内线肉搏!”

诸葛林沐再次上线,斯科特摸了摸下巴,突然的眼前一亮!

大手一挥,雷霆队下半场的首发阵容再次发生了改变。

洛瑞、林沐、杜兰特、28卡以及尼克·科里森。

差点儿忘了,队内吉祥物,球队更衣室领袖科里森完全能在内线当搅屎棍子啊。

尼克·科里森球风彪悍,篮板出色,喜欢对抗的他有一身极为发达的肌肉,就算在面对姚明时有巨大的身高劣势,但胜在下盘稳定,大姚想要依靠对抗顶开科里森,恐怕会非常困难。

更何况,28卡与小乔丹就没有身高劣势了?

整个联盟,除了已经退役的肖恩-布拉德利外,任何人在对阵姚明时都处于绝对的身高劣势。

在换掉小乔丹,并且将尹巴卡挪到四号位后,雷霆的场上进攻立马有了起色。

尹巴卡中距离精准,杜兰特中距离精准,洛瑞中距离精准,林沐中距离...马马虎虎。

姚明作为传统型内线,在体重增加的情况下无法保有很大的防守面积,三位具有远射威胁的球员,很轻易地就能通过挡拆获得出手机会。

科里森的挡拆能力极强,这也是他赖以生存的绝学之一。

能够在雷霆一直待到退役的男人,即便是曾经的雷霆双子星都没有办法能够做到。

面对雷霆的阵容变化,身为NBA历史教头之一的阿德尔曼自然嗅出了其中的猫腻。

想通过投篮射死我们,只怕你是在痴心妄想!

阿德尔曼也是立刻进行换人调整,布鲁克斯被巴蒂尔换下,乔·史密斯替换掉在防守端同样缓慢的斯科拉,阿泰斯特出任首发三号位,麦迪短暂性的成为持球人,组织进攻。

有一说一,阿德尔曼的球场应变能力还是比较出色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日后成为NBA历史上第8位“千胜教头”。

但要说阿德尔曼是否合适这支火箭队,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知道,前世的阿德尔曼,在对姚明的使用上,一直都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阿德尔曼的成名源自于哪里?

远一点说,上世纪**十年代的波特兰开拓者,当时他的手下球员有称霸西部分卫榜的德雷克斯勒,坚决的战术执行者特里·波特,防守狂人巴克·威廉姆斯,打的是大开大合的快打旋风,场均得分常年高居联盟前4。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阿德尔曼两次带领开拓者杀进最后的总决赛,尽管都是卸甲而归,但取得的成就是极度辉煌的。

第二次的成名历史,想必一些早年间的球迷会有印象。

打球风格华丽的萨拉门托国王,他们在阿德尔曼的带领下打出了极为酷炫的球风,此时的国王队拥有韦伯,迪瓦茨,佩贾·斯托贾科维奇,毕比等球员,阿帅的执教理念与手下战将的技术特点相得益彰。

普林斯顿体系!

这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分享球团队战术,十分注重“空间、时机、观察、执行”四个环节。

空间指场上队员之间的位置、距离,时机指传球、跑动、反跑的时机,观察指观察对方的防守站位,执行指执行基本技术。

而这一体系的创建者,皮特·卡瑞尔作为助教已经在这支球队播种这一战术思想一年多了。

阿德尔曼的到来让普林斯顿体系在国王深根发芽,阿德尔曼带领拥有韦伯和威廉姆斯的国王队成为联盟攻击力最强的球队,仅用了一个赛季他们的平均每场得分上涨了7.1分,国王队每场得到100.2分。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2年那场充满争议的西部决赛。

那只打法飘逸、进攻华丽、攻防一体的国王,阿德尔曼的普林斯顿生如夏花,萨克拉门托的岁月激情燃烧,西决输给湖人后,就有很多的球迷说他们是死于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