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欢迎来到安联球场(二)
格纳布里已经持球推进到了大禁区前的肋部,对于防守队员来说,此处就是最后底线,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后退了。齐泽站在自己的防守位置上,靠近中场的方向队长克劳斯正在给齐泽协防,他还要紧盯着在弧顶处不断跑位找机会的托马斯-穆勒。
格纳布里脚下来来回回几个假动作,却没有真正开始实施突破,看起来他很有耐心地正寻找着纽伦堡防线上的漏洞。齐泽压低重心,两只脚前后分开,不给对手试图穿自己小门的机会,齐泽一边注意着格纳布里的脚下,一边还要注意着他的肩部,两侧肩膀的倾斜可以说明球员身体的重心更偏向那一侧,脚下的动作可以骗人,但身体的重心不能。
格纳布里脚下一个假动作,佯装沿边线突破,但肩部却是向右侧沉去,齐泽知道格纳布里要往中路突破,所以只是往边线处迈了一步。果不其然,格纳布里带球朝着底线趟了半步之后便脚下把球一扣,转向朝着禁区前沿杀去。齐泽早有准备,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就是这样还是慢了半拍,格纳布里的速度太快了,齐泽赶忙将身体倚靠上去,用肩膀挤了格纳布里一下。格纳布里正在加速,再向前几步路的距离就已经进入了开火距离了,齐泽在一旁的身体干扰让他稍稍失去了重心,和脚下的球也离开了一小段距离,中场克劳斯赶紧过来强硬地抢走了格纳布里的脚下球。格纳布里摔倒在大禁区前五六米左右的距离处,举起手来向裁判表示抗议,但裁判没有表示,齐泽的身体对抗还够不上犯规的标准,而克劳斯的抢断虽然放倒了格纳布里,但毕竟是先踢走了皮球,而且意图也全在皮球上面。
比赛刚一开始,拜仁的两个边路就换了位置,萨内来到了拜仁的右边锋位置上,左边则是格纳布里,这样一来两侧的边路进攻球员就都成为了逆足配置,进攻的侧重点也就从两个边路更加偏向于中路。从这一场比赛拜仁慕尼黑的首发阵容来看,这样的布置似乎要更加合理一些,由于两个法国边后卫埃尔南德斯和帕瓦尔都是中后卫出身,相对在边后卫位置上的插上助攻频率较低,不如和中场连接在一起,从中路进攻,反正纽伦堡主动示弱,拱手交出控球权,通过中场直抵进攻三区易如反掌。
好在主教练马加特早有预料到这一有可能的变数,纽伦堡这场比赛所排出的5-4-1铁桶阵,并没有采用意大利人常用的招式,即用两条相对平行的防守线整体移动,运用大范围的区域防守来限制对手的发挥,也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链式防守”。马加特特意叮嘱了两侧的边后卫和边前卫,在对手持球的这一侧和本方的中场队员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多达四人的包围圈,在位于禁区前沿和边线之间的位置上尽可能去破坏对手的球权或者逼迫对手将球回传。在小范围之内执行区域防守,而总体依旧是一对一的盯人防守战术。托马斯-穆勒虽然已经年龄偏大,但依旧是拜仁慕尼黑前场的核心人物,在两侧的球员都更擅长单打独斗的风格下,穆勒的最后一脚传球便显得格外重要,也正如因为如此,无论如何,只要穆勒脚下持球,两名中场队员就会立刻上抢,处于中卫位置上的盖斯也会压上去。在拜仁慕尼黑收缩进攻宽度的同时,纽伦堡的防守宽度也同样大幅收缩以应对中路的防守压力。
拜仁慕尼黑的两个中后卫都已经压到了中场附近的位置,迫于防守压力,纽伦堡唯一的前锋舒拉诺夫也不得不参与到防守中去,
至于反击,那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情,尽管拜仁全体压上,但是纽伦堡只能用不怎么精准的长传球来寻找进攻机会,那自然是没有什么成效。虽然在更衣室里面,马加特一番豪言壮语点燃了纽伦堡球员在场上的斗志,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纽伦堡唯一的机会仍然是死守和拖时间,唯一的目标则是一场0-0平局中的一分。
拜仁的后防线给出长传,皮球在安联球场的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另一侧的边线上,格纳布里在边线上高高跳起,用胸口接下来了这个球,在他身后,纽伦堡的主教练马加特都不得不稍稍让开,免得被他撞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