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森林与巨木的关系-第2/3页





  身为主将,在给部下分派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多创造几个可以称作胜利的点,

  完不成第一个,完成第二个也是胜利,如此,才会用胜利这个饲料喂养出一支长胜大军出来。

  等他们的实力增长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可以慢慢达成将两个任务一起完成的最高目的。”

  温柔笑道:“你是世上最好的将军。”

  云初理直气壮地道:“本来就是。”

  温柔走了之后,云初一个人躲在温暖的屋子里看书的时候,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张已经许久未曾出现的胖脸。

  这张脸的主人曾经当了自己三年多的领导,被温柔赞颂了半天的法子,就是来自这位的教导。

  自己被提拔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到的任务就是这种有多点成功可能性的任务。

  就是在这种任务的熏陶下,一个出类拔萃的青年俊彦云初才能在很多对手中,显得鹤立鸡群。

  并完成自己从吏向官的最重要的身份转换。

  同时,也真正让他打开了眼界,知晓了在芸芸众生中,哪一个伙伴将在短时间内将会获得晋升。

  很明显,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两个人就是云初主要提拔的对象,只有让这两个人先出现在东征大军的功劳簿上,云初才有将他们运作到万年县的可能。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比李绩没事干就让薛仁贵去干最艰难的任务的行为高出来了不止一筹。

  “死了该你背风,活下来合该有用!”想起李绩当初对自己说的这句话,云初颇有些不以为然。

  既然李绩看好薛仁贵是一个人才,就该好好地培养,而不是任由他野蛮的生长,这样野蛮生长出来的树苗有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但是,云初认为,一棵参天大树绝对不能称之为森林,一个辉煌的时代,绝对不是几棵参天大树就能支撑起来的。

  一旦这几棵参天大树折断了,大厦也就会倒塌。

  黑齿常之跟沙吒相如或许比不上薛仁贵那么光芒四射,但是,假如大唐的六百个军州的折冲都尉都是黑齿长之这样的人物……云初觉得大唐就没有必要要求薛仁贵他们光芒四射的长成参天大树。

  树木太大了,会吸收更多的养分,遮挡更多的阳光,不利于其余的树苗茁壮成长。

  所以,在森林工业中,率先砍伐足够大的树木就成了工作惯例。

  而人才跟木材一样,都是时代的消耗品。

  张东海的背后没有背着六百里加急的鸿翎急使的旗子,从莱州上岸之后,跑的也只比鸿翎急使慢一线而已。

  自从大唐开始执行东征任务之后,从长安到莱州三千里路途上,就被安置了整整一百个驿站。

  从莱州出发,每隔三十里就有一座官民合办的驿站,平日里没有军务大事的时候,这种官民合办的驿站还会接待普通的商贾跟旅人。

  自从东征开始之后,从长安到莱州的或者从莱州到长安的信使不绝于途,这个时候,驿站就不再接待普通百姓了。

  大唐的驿站中养着很多的战马,鸿翎急使接到急令,一个人就会纵马狂奔三十里,基本上榨干战马的力气之后,就会换一匹马,继续跑三十里,再把急令交付给下一个鸿翎急使,继续跑六十里,一日一夜,接替而行,可以跑出六百里,五天时间就能把莱州得到的消息传递到长安。

  张东海也是信使,却不是鸿翎急使,所以,没有人不断地接替他,同时,他身上背负的重要消息,也不能写在公文上,为他人所知。

  一向对皇帝李治忠心耿耿的张东海,从莱州上岸之后,就带着八个部下,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日夜狂奔,饿了就抓一把炒面塞嘴里,再用清水灌下去,除非实在是累得不成了,才匆匆找一个驿站倒头就睡,只要眼睛睁开了,就继续狂奔。

  等张东海看到长安城墙的时候,这个粗壮的汉子如今已憔悴的不成人形。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沐浴在夕阳之下,城里面的暮鼓已经敲响了第一声,就在这个时候,张东海等一行九人钻进了正要关闭的长安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