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星尘落-第5/5页



“我家小姐说了,你不但杀了我定北军的少将军,还帮助狼部,便是叛国。”

“叛国?”凉湘儿满脸嘲讽,“如今的狼王,难道不是元家的血脉吗?等往后成势,夺了你们定北军的位置归了我朝不好?这么一说,我还做好事了。”

那些人追杀湘儿,就是因为不想丑闻传于天下,给那少将军报仇事小,如今见她明言,更气。

“难怪小姐说不能容你。”

“小姐?你家主事的,是女的?你家少帅和将军呢?”

“你管得着吗?”

凉湘儿知道定北军不是善茬,连忙主动出招,待脱围而出,也是受了不少伤,最后被泉城的城主宁伯游所救。后来凉湘儿见泉城风景甚佳,也便住了下来。

宁伯游有些手段,西境又各自为营,所以定北军鞭长莫及。

凉湘儿的时日倒也过得安宁,拜了宁伯游为兄长,当了个泉城的执笔官。何况,泉城离蒙山,实在近在咫尺,湘儿几年在外面跑得累了,想静下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也离爷爷很近。因此,真的在泉城安下了,看看书,练练字,偶尔还跟伯游大哥的亲娘学学女红,但更多的是在泉城府衙待着,帮宁伯游处理泉城的事情,顺便学了学为官之道。得空了,偶尔也去临海看看,看看那个正在为临海奔走的人。回来依样画葫芦地管理着泉城,泉城在西境渐渐地有了一番气象。

接下来的五年,南域在河海帮的手中,渐渐安定繁华起来,河海帮在各城广招贤士,定明策,护民生,安农耕,兴百业。又普选能将,善兵策,练奇兵,护南域各地安稳。最后连最反的星城,也都归服于河海帮。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帮主和少帮主的仁德与明治。尤其是少帮主,在各城的名声更甚,很多奇策都是少帮主亲自制定并督促实施的。很多能将贤士,都是少帮主破格选拔的。不过很少人,看过少帮主的容貌,都道是少帮主太忙,四五年里,跑遍了南域,出谋划策,却只在幕后。

收服星城三年后,南域十二城联名上书,南域归心,改河海帮为临海国,帮主礼小书为临海国国君,少帮主烟雨至为临海国少君,望海城城主王似通为左丞相,霜城城主孔知为右丞相。礼有山为临海国大将军,部下有三位大兵马帅楚悦、礼怀仁、礼怀君,分管临海国各境,其他几属为各参将。各城主可屯精兵五千,为各城帅,战时统属于各部兵马帅。

临海国朝廷设立七阁一司,律法阁(主司国法刑律制定),文渊阁(主司各阶学院、官员选拔、文书编制),军武阁(主司军部事宜),民安阁(主司民生户籍、农耕及各阶民社),监察阁(主司律法执行、赏罚、各域刑律牢狱),建制阁(土木兴建器物规制河运通道),百业阁(监管市井百业),明镜司(监察百官,从各阁选拔品德才能兼备之人成为十四少司,由国君钦定主司,各阁若有不平之事不妥之处,其他各阁可通过自己各阁在明镜司的代表检举,同时,明镜司亦可对君上之策有否决权,若七阁所荐十四司对君上所行之事全部反对,可撤销君上之策。)各城依制而行。

政治开明使得南域临海国更安定繁荣。玄国此时,比三年前,更加四分五裂,忙于党派之争,根本无暇顾及南边的事情,或者早已默认临海国的成立。又或者是等结束了党派之争,再来积蓄力量,收拾南边。

临海国成立两年后,各城百姓安居乐业,各城军士更整齐划一骁勇善战,于此同时,随着国相病重,北境贤后和七王爷之间的权力之争也慢慢到了分裂之势。

就在此时,君程程带着老李和夫人,陪着君至,回到了陵城定西府墨宝阁。阔别六七年,回到了定西府,君至从十七岁的少年,成了一国的少君。君至在玄国天佑城实仓府待了几个月,才找回了学子的书卷气。而此时陵城的城主,早已经是驸马百里池,同时也是西境巡检司,百里池被贬西境军部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军部就已得人心,如今管了西境这些年,人望颇高,西境各地咸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