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故里淘金-第21/22页





        没奈何,我给乔慧写了封信,表明爱慕想念,转达乔云轩的关心牵挂。

        对乔慧的追求,我在动摇中坚持。

        马文玉放假提了土特产来看我,小姑娘开始发育,越来越成熟,只是简朴的衣装掩盖了她美丽的身坯,言谈中发现她是个极为上进的孩子,我感到宽慰,她哥哥马文波心高骛远,被送去学汽车修理技术,时断时续,父母一直操心不断,好在有战友们资助,他们家日子还算过的去。

        方兰不知从哪里打探我家地址,两口子带上孩子来拜年,告诉我他们去算过命,我是他们一家的贵人,一定要让孩子拜我为干爹,我推卸不得,只好收留,给他取名邵远,意在祝孩子健康长久,事业长远。方兰哺乳期已过,身体已基本恢复原形,但很消瘦,像“太平公主”,一副娇小贤惠模样,长相愈发乖巧,成熟而且女人味十足,她坐在我身边,闻着她身上散发的体香,不免产生难言的幻想。我及时收住想入非非念头,礼貌地宴请他们全家,结下这门亲戚。

        节后我与村干部结账,效果不错,收到了事半功倍效果,受此启发,我将此办法移植到其他乡镇。通过李沐阳竭力引荐,我省事不少,“勾兑”村干部也比较顺利,面对不断进账的数字,我和彭曦都心花怒放。

        我奔波在乡镇田野,目睹了农村人生活的向好,领略了山光水色,也见证了利益面前人生百态,享受了奋斗带来的成功喜悦。

        同学战友几乎都已成家,我几个铁哥们也“开花结果”,胡林森和王超喜得贵子,谷雨和李沐阳喜得千金,我是强装欢喜,随礼贺喜,其实心里酸楚失落。

        转眼到了1986年年底,国库劵开始进入银行兑换期,社会散存的已很少,我的“侧边球”打完了,不得不收手了。

        12月18日,我来到彭曦住宿,结算我们这几年“战果”。

        总共收入37万元,扣除招待费、油费、住宿费等等各种杂七杂八费用,净赚30万元,我惊喜地数着存款位数,自然喜不自胜。汗水没有白流,耕耘换来收获。

        “为感谢王超、谷雨、李沐阳的帮忙,奖励他三兄弟6万元,余下平分,你我各12万元。”我提议道。

        “不,我不要。”彭曦头也不抬地回答。

        “你傻啊,钱都不要,又不是偷抢来的?”我不解地凶她。

        “我要你就行了。”她眼圈有点红。

        我一时语塞。

        我目不转睛望着她,深情地对她说。

        “你的情我记着呢,但两码事,钱你还得拿着,否则我于心不安。”

        在我的坚持下,她叹了口气,无奈说:

        “好嘛,5万元就行了,我帮你存着。”

        她是一个重情轻利的女人,我也不再坚持。

        我回家将大部分钱交给老妈,面对“巨额财富”,她既惊喜,又怀疑,我反复解释,才消除她的顾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