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将军治何经典?-第2/3页





    “是故,吾一直在钻研《易》书!”

    “但是……!”

    顿了顿,吕布继续说道:

    “吾不好玄学,所以,一心研究《易》书中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之理!”

    “并结合《孙子》、《三略》、《六韬》等书,感悟其中的兵家之道!”

    “妙哉!”

    诸文人鼓掌喝彩,有人说道:

    “将军抛弃华而不实的玄学,专注务实的治国显学,并进一步研究兵法,真乃当世大贤,我等楷模也!”

    “过奖,过奖!”

    吕布笑眯眯的说道。

    自抄录书籍之后,他便时不时的请来九原‘名流’,举办这种文坛‘盛事’。

    虽说他的真实水平,远没到当世大才的程度,但拥有后世记忆和见识,还真唬住不少人。

    毕竟,以九原的文人储备,这些人拥有真材实料的可能性太低,还不具备识破,不,听懂吕布的能力。

    没关系!

    能传播他拥有高深学问就行!

    文人是个圈子,这些人好歹也算文人,借他们的嘴,迟早能传到真正的大才耳中。

    吕布又不是真的和他们交流学问。

    此举也的确有效。

    没多久,九原吕布文武双全的名声,就传了开来,并随着中原商队的频繁来往,逐渐传到了中原各地。

    ……

    吕府。

    议事厅。

    吕布宽袖长袍,躺坐于软垫上。

    手捧简书,一边低头沉思,一边听着跟前曹性的汇报。

    “师父!”

    曹性拱手说道:

    “据最新情报,凉州叛乱尚未结束,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叛军,退守金城郡榆中县,司空张温与破虏将军董卓,分别在美阳县和右扶风和叛军对峙!”

    “嗯!”

    吕布‘嗯’了一声,见曹性注意力完全没在自己手中《易》书上,暗骂一句‘粗胚子’,放下竹简,说道:

    “继续加派探子,了解双方动向!”

    “诺!”

    曹性抱拳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董卓这厮,现在在做什么?”

    曹性离开后,吕布陷入沉思。

    这次凉州叛乱,起于元平初年年底,即184年冬,也就是刚平定黄巾起义的时候。

    中平二年三月,朝廷令皇甫嵩和董卓出征,没多久,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被罢免。

    八月,朝廷派张温接管军务,继续征讨凉州叛军。

    这一次,老天爷对董卓格外偏爱。

    十一月,流星划过,叛军认为是不祥征兆,于是准备退兵。

    消息被董卓得知,次日,董卓率军突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取得罕见大胜。

    相比董卓,张温的表现可说糟糕了。

    张温派出六路人马,除了董卓,全数以失败告终!

    于是,张温被撤职,董卓则受到朝廷嘉奖,封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董卓可不比吕布,人家贿赂宦官可勤快了,功劳无人剥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