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章 杀死天鬼-第2/3页
不过,他也算得“七大妖”不会成功,将被天命之人江逸侠击败。对于江逸侠,如来与玉帝的态度并不相同,他虽知道江逸侠乃一阴神,但是却愿意与其合作。
原来,如来佛祖早就关注江逸侠,竟有着将其纳入佛门的打算。当年的孙悟空不也是最终入了佛门,成了斗战胜佛。
如来佛祖对他的弟子东来佛祖说道:“东来,不知你对平定‘七大妖’有何主意?”东来佛祖沉思片刻,开口说道:“不如让四大菩萨先去会一会这七名妖精,探一探他们的虚实。”如来佛祖心知也只能如此,便传下法旨,命令四大菩萨前去会斗“七大妖”。
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
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萨。
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名。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萨。
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萨。
地藏菩萨发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悲愿持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也叫大愿菩萨。
四大菩萨得了如来法旨,驾起祥云,直奔“七大妖”之处而去,意欲将他们灭于己手。而“七大妖”刚刚击败了十八罗汉,正得意洋洋,一时忘了佛门还会派出高人攻打他们。
尤其是天鬼,已不把佛门众圣放于眼中,甚至有些蔑视。可是,他意想不到沉思罗汉的《地藏经》没能杀死他,四大菩萨却要了他的性命。
四大菩萨首先出战的是文殊菩萨,他的原名为文殊广法天尊,是三清之一玉虚宫元始天尊第五位弟子,太乙真人、姜子牙等的师兄,昆仑阐教十二金仙之一。
封神之战后,文殊广法天尊投奔了佛门,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像文殊菩萨这样的高人,与人比斗已不依赖肉搏,而是借助于法器等物。文殊菩萨的法宝有遁龙柱(七宝金莲)、捆妖绳、降魔杵,皆是降魔卫道的上等物件。
不仅如此,他的坐骑亦是来历不凡,乃是截教教主通天教主的徒弟虬首仙。虬首仙本上古妖神,青毛狮子得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拜在通天教主门下,为其亲传弟子,法力高强,法宝太极印符威力亦是不凡。
文殊菩萨坐着虬首仙来到“七大妖”面前,向他们喝道:“尔等妖孽,本菩萨亲至于此,还不速速束手就擒?”天鬼听后,朝着文殊菩萨望去,见他手持慧剑,乘一青狮,威武不凡。
不过,天鬼已对神人有轻视之心,并不将他放于心上。还不等墨痕发话,天鬼便迎了上去,欲战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自是不会看重天鬼,故此并不亲自与其对战,只见他放出坐骑虬首仙,向天鬼攻去。虬首仙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如同一面面明亮的铡刀。
若是沾上,性命当即不保。天鬼亦知虬首仙的厉害,连忙祭出“鬼府神宫”,将其变为一只凶兽,与虬首仙所化的青狮战与一起。
这两头猛兽皆是兽中霸主,两强相遇,是必要分得出胜负。它们对对方齿爪相向,互相撕咬,如同出海的蛟龙遇上山中的猛虎,一时间战个不停。
天鬼在暗中观察,知道“鬼府神宫”一时赢不了虬首仙这头青狮,不由暗道:自己何不偷袭文殊菩萨,趁他正观看二兽打斗,将其击伤。
天鬼想罢,便朝着文殊菩萨,射出一道猛烈的金光,知道金光蕴含了天鬼所有的力量,天鬼试图利用这道金光重创文殊菩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