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村野鱼乐(二)



    要去抓大黑鱼,必须准备好装备。陈泽之前就看好了隔壁村子里的一口野塘,那口塘面积约有一亩,这段时间人们抽水种地,野塘里面的水可能不多了。他好几天没过去那边,准备待会带着小伙伴们抄家伙过去看看。

    陈泽将刚才卖鱼得来的钱分成了六等份,自己留了两份,将另外的三份分配给了那三位少年,又将最后一份递给了也下了水摸鱼的王超。

    王超没有接,拒绝道:“我今天是和良子过来玩的,你们不用分给我!”

    看王超不要,陈泽就将钱分成了五等份,将其中的三份给了那三位少年,并交代他们回家准备好桶和铁锹等物件,十分钟后在村口汇合。三个少年拿着钱,欢欢喜喜的应了,各自散去。

    陈泽让陈涛领着李良和王超在村口的大樟树底下乘凉,他则回去拿两个桶过来。那个野塘挺大的,如果不多带几个桶过去,可能不够装鱼的。

    “涛涛,你们这里有没有小龙虾?”李良问道,上次他也和涛涛一起摸过一次鱼,今天又见证了一次,他好像没有看到小龙虾,于是问道。

    “有呀,在村东头那一带的水沟水塘里小龙虾可多了,不过我们都不爱捉,那东西钳起人来可疼了!”涛涛说道。

    我国是在20世纪30-40年代从RB引进,RB则于更早时期从鹰酱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小龙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小龙虾在80、90年代并不是很受大众欢迎,主要是由于小龙虾需要重油重辣爆炒才好吃,而在这个物资还不是十分丰富的年代,人们炒菜普遍习惯放很少的油,这样自然做不出好吃的小龙虾。

    因此21世纪各种夜宵摊、大排档的宠儿小龙虾在现在这个时代居然不受人们欢迎。

    说到小龙虾,倒是勾起了李良肚子里的馋虫!正说着话,陈泽提着两个桶回来了,其他几个小伙伴也陆陆续续赶回来集合,7个少年浩浩荡荡的在陈泽的带领下,向邻村的那个野塘走去。

    来到池塘边,大家有些失望,原来预料中没有多少水的池塘,池面上正碧波荡漾,上面布满了一朵朵满是荆棘的睡莲科植物芡,这种睡莲科植物芡的叶子大的有洗澡盆大小,平铺在水面上,上面满是一疙瘩一疙瘩的突起。叶子旁边还有一些鸡头果俏皮的抬起了头,这种鸡头果的果实就是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只是现在才七月,芡实尚未成熟,要等到9月左右,里面的果肉才会成熟,到时才好吃。

    既然池塘的水这么大,那凭他们几个人,肯定是无法用桶把池塘的水排干的。大家都有些失望,原本以为可以抓几条大黑鱼的,现在只能空手而回。

    “要不,我们去钓小龙虾吧?”李良提议道。

    “钓小龙虾?良哥,那东西都没人吃,钓上来只能用来喂鸡鸭!”陈泽诧异道。

    “谁说不能吃了,我知道一种做法,做出来的小龙虾非常好吃,比你们爱吃的红烧肉还好吃!”李良知道陈泽和陈涛都爱吃肥腻的红烧肉,就拿红烧肉做比较道。

    “良哥,你说的是真的吗?”陈涛是个小吃货,顿时感兴趣了,“良哥,不过这小龙虾该怎么钓呢?”

    小龙虾是很好钓的东西,农村到处都能看到它们喜欢的诱饵。比如去水沟里拾取几枚个大的福寿螺,用石头砸碎福寿螺坚硬的外快,再拿几根稻草把福寿螺肉捆在棍子上,就成了钓龙虾上好的竹竿。又或者是田间地头逮几只青蛙,绑在稻草上,也是钓龙虾很好的诱饵。

    在李良的指点下,每个人都做好了一根小钓竿。一群人在陈泽兄弟的带领下,往村东头小龙虾较多的地方走去。到了地方,这里是一片低洼地,村民们在里面种了些茭白,李良把绑着诱饵的那头放进水里,只过了几秒钟,就看到有东西在牵着稻草走动,他赶紧提了起来,嗬,好大一只小龙虾。它两只大钳子紧紧抓住眼前的美味,直到被李良提到岸边也不松开。这么大只的小龙虾,前世在大排档,最少都要98元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