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大概是和德花小时候过家家情分在,田小娟又讲了很多,关于村里学校的事

        村里学校很早就建了

        村长年轻哪儿教过两年,但那时候以没文化光荣,父母不在意,小孩不认真学,

        当然更不尊敬他

        村长的身子骨被这群皮猴气的不轻。从那以后走路得杵拐杖。学校就没管荒废了。

        这良好背景造成了村里这批小孩和父母都站在统一站线,都是文盲

        直到去年孩子爹娘那辈打破这个联盟,他们举着双手双脚投票提建议

        “小学继续开,俺们卖粮食请老师”

        丰收年,叔叔婶婶有了手艺品新鲜瓜果去镇里卖货,生意好,但他们数不清钱被人坑,经常卖完了不够路费,后来只好交钱请村长去卖,

        他们不识字不会看地址不敢一人独行,也不会给出门在外的游子写信,来信了看不懂,信可以找村长念,得加钱,

        由于他们经常被骗被坑,这才晓得亿点点有文化的好处。

        村长这边念信看字看的眼花,都快戴老花镜了。他也同意了请老师

        对老师的期许,村长和孩子爹娘站在一个战线了

        他们也没打算村里这帮孩子们有多大出息,能写自己名字,能看得懂红横幅上的内容,卖东西能够数得清钱就是大拇指了

        主要是给老师的粮食也不多

        在这种情况,读过几年书的田小娟和隔壁村里老会计的孙女李凤,胜任了

        因为十岁以下都是文盲,村里总共开设一个班,两门课拼音数学,也刚好两个李老师和田小娟换着上。

        这样一来江花花是有时间识字学文化的,她安慰道

        “花花你放心,李凤姐家的娃,俺看过了,很可爱很乖的,一般不哭”

        “再说李凤姐,她说过一嘴,带娃还有钱嘞”

        江花花眼睛里散发出亮晶晶人民币光芒代替了带娃忐忑心情,

        “俺回去,问问俺婆婆”

        到底,这事啊,江花花说了不算,还得看她婆婆何香花的眼色。至于自己带娃这事儿,江花花,选择先不纠结了

        再说,何香花不会同意的

        “可以”何香花已经做好晚饭,她喝着米粥,很爽快答应了。

        “啊”轮到江花花愣神

        “不过…”

        江花花紧张提起一颗心

        何香花瞧见碗里稀稀饭光亮照着自己身影,她轻微皱一下眉头,德花煮的粥咋那么清香浓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