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拼死累活只为赎身-第2/3页





        两人不打不相识,居然因此成为朋友。酣畅淋漓的打了一场,又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孙靖席自然是喜形于色,根本不把那点小伤放在心上。见确无大碍,孙夫人又叮嘱了服侍的丫鬟小斯们几句,一行人也都离去,让孙靖席好生安养。

        第二日一早,欧阳康就递上拜贴,过来看望孙靖席,还带了半只鹿和上好的金创药。临走的时候,欧阳康还邀请孙靖席伤好后到王府聚聚。两人之后是如何相谈甚欢,如何策马狂奔,如何切磋武艺的,李铭所知不多,这时候跟着的多是孙溢。李铭因此也多了不少时间来忙自己的事情。但孙靖席和欧阳康两人兴趣相投,又惺惺相惜,走得甚是亲近,这是众所周知的。

        转眼临近新年,听说云麾将军奉命回京述职。当今圣上隆恩,允其留京一年,待第二年元宵节后再去镇守边关。欧阳康约孙靖席来年一同前往军中,一展抱负。孙靖席有些犹豫,年轻人有自己的骄傲,想着要在武举考试中夺个好名次,凭自己的能力谋得出路。

        李铭得知后,姨母心泛滥,开始不停的在孙靖席面前或明或暗的劝说,好在小故事多,不然严重怀疑孙靖席会像拍蚊子样一掌将她拍死,省得她在耳边嗡嗡嗡的吵人。

        从历数历史名将,其中武举出身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随军积累经验,真刀实剑才是硬道理,纸上谈兵只是浮云(啥?没听过纸上谈兵?没关系,让一则小故事为少爷解惑);到即使是因人引荐,大丈夫也是要凭真本事立身,从小卒做起,有能力则晋升,你又何必拘于小节;再来一激将法,大将军胸怀气度过人,你这般扭捏可是与之相差甚远,恐无将军之才德。一顿操作猛如虎,在孙老爷、孙夫人、李铭的连翻攻势之下,孙靖席终于妥协,届时随欧阳康一同参军。

        了却一桩事,李铭心中不由担忧起来,务必得在孙靖席去往军中前想办法赎身。回到住处,李铭把这几年攒下的银两清点一翻,唉!不够自立门户。李铭开始废寝忘食的写话本子,还突发奇想支持定制话本,只有对方想不到就没有她写不出来的。

        想来还要得益于,她小小年纪就开始借邻居叔叔几百回的演义,传看,大了更是风格不限,而电视剧就更不用说,按她妈妈的话说,只要电视是亮的,那怕是雪花点,她都看得下去。也得益于这几年在话本界攒下的好名声,李铭这一年的收入可观。

        想来惭愧,自己这是集几千年的文化所长,虽说不在一个时空,还是有拿取了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愧疚。

        这一年李铭可以说是累成狗,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忙着挣钱,租房,打听铺子和布匹行情,每日都是忙到深夜才眠。住房早早就定了一处偏远些的院子,虽不大,但干净,尤其是院中的一棵桃树长势喜人,让李思想起来老家门前的那颗桃树,以及桃子还未熟透就迫不及待摘几个下来尝尝的孩童时光。

        最最让人头疼的是商铺,看上的租不起,租的起的都位置太偏。她租的宅子可以偏僻,但铺子还得寻个称心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十月下旬,相得一处合适的铺子,铺子原租主因家中有事需年前赶回去,铺面不大价格又开得公道,李铭果断的租了下来。

        房也租了,铺面也有了着落,签字画押完毕。李铭看着手中的契约想:该离开孙府去打拼自己的事业了。就要离开一个住了7年的“家”,李铭心中满是苦涩和酸楚,在这其中又夹着一丝期待,很快就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