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人心思归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好叫郎将知晓,骁果多是关右子弟,如今从圣驾南狩两载有余,久客羁旅,人心思归。只可惜至尊无意西返,将士们思念北方亲人家业,情愿背负逃人之名也想离开江都!”

  司马德戡对这个结论并未意外,因为就连他自己也动过类似念头。

  只是他到底不是普通士卒,有官爵在身,要考虑的事情更多。

  “多少人有类似想法?”

  “十之七八!”元武达语气笃定。

  “看来这便是人心所向了,只怕连天子的权威都无法遏止啊……”

  司马德戡微微感叹,便对元武达吩咐道:“你低调些,去召裴虔通、元礼、尉迟恭三人今夜来我营中一聚,就说天子赏赐了佳酿,某请他们三位吃酒。”

  元礼、尉迟恭同为骁果虎贲郎将,跟司马德戡相熟。

  裴虔通是监门直阁,负责值守宫禁,平日跟司马德戡私交不错。

  元武达听到上司找这三位便明白是要干大事了,当即精神一振,领命悄然离开宫门范围。

  ……

  是夜,江都东城骁果大营,司马德戡与三人寒暄一番后,便立即屏退左右。

  监门直阁裴虔通作为天子近臣,心思剔透玲珑,当即反应过来:“司马郎将这是要跟我们三人密议何事?”

  “都是自家弟兄,某就开门见山了吧。”司马德戡放下酒杯,神色郁郁,“天子畏惧中原群盗,每日沉迷酒色,又命人筑丹阳宫,显然无意西归。而某麾下士卒却无时无刻不思归去,私下密谋叛逃者十之七八!”

  见三人各自颔首认同,似乎也遇到类似问题,司马德戡继续道:“某有意向天子回禀实情,奈何至尊素来忌讳听闻兵士叛逃,只怕祸从口出。”

  “可若知情不报,他日万一东窗事发,又怕罪责反而更大,株连亲族。”

  “如今进退皆死,诸君说说看,某是不是杞人忧天了?”

  “天子确实是这个脾性!”裴虔通常日伺驾,最有发言权,“司马郎将的担忧不无道理!”

  旁边的元礼和尉迟恭闻言双双点头。

  “唉……”

  司马德戡闷头喝了一口酒,脸色更显凝重:“某所忧之事还不止这个。先前华阴县令李孝常向李叔德献出了永丰仓,致使李唐叛军入关后衣食无忧,从容围困京师。至尊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囚禁其弟准备杀掉。”

  “诸君包括某在内,谁没几房亲族留在关中的?如今关中已被李唐所陷,咱们亲卷若不死社稷便多半已经投降那姓李的。”

  “就怕我等迟早会被这事牵连啊!”

  如果说叛卒之事众人还只是听司马德戡诉苦为主,那涉及亲族投敌的问题,在座谁都不澹定了。

  司马德戡见三人各有忧色,便趁热打铁说出今夜真正目的:“诸君与某有相同忧虑,我等应该共商大计!”

  id=wzsy>

  “敢问司马郎将有何妙计?”

  开口的是尉迟恭。

  他是朔州人士,严格来说跟另外三人出身籍贯差得有些远,但因为为人憨直磊落,加之作战勇勐,武艺高强,很得军中人心。

  “能有何妙计?不过是顺从军心,一起逃离此地罢了!”司马德戡叹气道,“诸位回去以后可以召集麾下相熟之人密议此事,能拉拢一个是一个。”

  “也是。”

  尉迟恭低头抿了一口酒,眼中隐隐闪过微光。

  ……

  回到自家管辖的营盘后,尉迟恭并未立即召集麾下校尉议事,反而命人将三个不完全归自己管的虎牙郎将喊来。

  虎牙郎将名义上是虎贲郎将的副手,品秩低一级,但双方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因为骁果军中理论上共有四个虎贲郎将,六个虎牙郎将。平时大家各自统领一军听命于皇帝杨广,互相制衡。

  后来杨广无心理会军政大事,便将骁果大军托付给最看重的司马德戡。

  但到了今时今日,人心思归,司马德戡对整支骁果的控制力早就大不如前,甚至还反过来被军心裹挟,不得不行险叛逃。

  所以私底下,骁果中早就结成了各式小派系。

  有些以亲缘为纽带,有些则已同乡为号召。

  而尉迟恭这个桌面下实力最强大的小派系却稍有些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