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杀敌与感悟-第2/2页



  少年庄严地宣了一声道号,面含慈悲,仿佛修行多年的得道真人。

  而旁边众人目睹这一幕,已经彻底震撼失声。

  那可是一个仪同级的修行者啊!

  这少年道士居然在抬手之间,就轻易杀死了?

  就像杀一只鸡那样简单……

  万大郎开了眼识,震撼比旁人更深。

  回想刚刚两人交手的细节,少年道士对敌人弱点的判断,对时机的把握,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堪称精妙绝伦。

  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就将恶汉置之死地,轻松完成反杀。

  “他绝对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万大郎心中如此评价道。

  而且看对方的样子,刚刚分明并未用出全力。

  又是这般年轻……前途无量啊!

  江南道门何时冒出了这么一个后起之秀?

  ……

  杨遇安并没有在意众人对目光。

  反而第一时间回味刚刚战斗前的灵感。

  原来“据时而动”的内涵,除了自然时节以外,还能包含人体的内在节律。

  只要能把握这个规律,自己就能加以利用,洞悉敌人弱点,轻松致胜。

  “据时而动,并不是被动等待时机的出现,反而是要利用各种时节规律,主动去找寻敌人隐藏于表象之下的弱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据时而动’其实就是‘从时而追’进阶版,不盲动,但也不被动。”

  “难怪范夫子将第二重境界称之为‘据时而动,而不是‘待时而动’!’

  “等等,这不就是‘一见斩’的精髓所在吗?”

  过去他用“一见斩”,只能通过外观特征判断敌人的弱点,无法保证一定能找到。

  这是受限于自己打开的神识数量。

  同样是一见斩,一识仪同、五识仪同、八识仪同,用出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若是面对比自己境界更高的对手,除非明显受了重伤,否则所谓勘破死穴,就是异想天开。

  “如果能结合据时而动的境界……说不定面对比境界更高的敌人,我也有机会施展一见斩?”

  杨遇安忽然发现,自己过往所学的功法,居然被计然之道的境界串联起来了。

  “不愧是一法通万法的计然之道!”

  ……

  杨遇安感悟完毕,回过头,便见到万大郎领着一群贵子走来。

  “我等一时不慎走漏恶贼,竟连累了小道长,罪过罪过!”

  “无妨。”杨遇安风轻云淡摆手道,“区区小贼,不足挂齿。”

  区区小贼……

  万大郎嘴角一抽,瞥了一眼脚边甲板血迹斑斑的破洞,一时竟无法反驳。

  “万某自蜀地而来,此番在江南拜访了不少释、道的俊才,却未有如足下这般年轻有为。”

  “不知小道长师承何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