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样的月光



    没错,换一套玩法!

    如今的娱乐圈,什么玩法最吃香?

    无疑是走流量路线!

    人人都痛恨饭圈文化,但人人都想成为其中的收益者。

    其实流量一直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因为流量而带来的负面反馈是在是太多了,所以大家总是谈“流量”色变。

    而且流量艺人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并不是随便抓一个小鲜肉就能说他是流量。

    一开始判断一个艺人是不是流量明星,就是要看这个人可以带来多少的话题和曝光。

    而到了后面,人们渐渐就把没有实力而空有曝光和粉丝的演员、歌手或者爱豆定义为流量明星。

    原身的外形有做流量艺人的基础,但是原身却不屑于走这条他眼中的“捷径”。

    李尔则不同,为了活命,只要不触及他原则底线,他都可以。

    不然他也不会想尽一切手段来获得可持续的曝光。

    而且节目组的这番操作给了李尔很多启示,他回忆起曾经地球上的那些流量明星,没有一个人的“发迹”离得开这三个字——“美、强、惨”

    美即外貌好,是吸粉的基础,不管粉丝滤镜多大,首先要看得过去。

    强即实力强,是吸粉的关键,这个所谓的“强”其实跟一般人认为的“强”还不太一样,只要粉丝觉得“强”就可以。

    惨即经历惨,是吸粉的核心,很多满足前两点的艺人迟迟难以拥有铁粉,就是因为他们过于顺遂,让粉丝没有参与感。

    而当你觉得“哥哥姐姐只有我们”的时候,就是你被虐成死忠粉的时候。

    为什么大家总说“黑红也是红”,对满足前两项条件的艺人来说,只要没啥大过错,挺过“黑”往往就能迎来“大红大紫”。

    因此对李尔来说,网络上针对他的负面评论,绝对是加速他成长的催化剂。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好好管理粉丝,绝对不能因为他们而让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而这肯定需要专业人员的运营。

    看来签约的事情要抓紧了,不仅如此,专辑的制作也要抓紧。

    距他穿越过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还剩两个月的时间,时间还是太紧张了。

    。。。。。。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就是第二个赛段的录制,这个赛段也叫队内淘汰赛。

    顾名思义,就是每队内的8名学员两两pk,决出队内4强。

    一开始就是刘喜导师的团队,他们团队有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第一队”

    这一阶段,决定他们去留的不止有导师,还有受邀而来的专业评审,他们有的是乐评人,有的是独立音乐人,有的是公关媒体。

    这些专业评审一共有51人,每人一票,导师手中有10票,一共61票决定选手的命运。

    所以这一阶段也可以看做是专业市场对选手作品的检验。

    这次的舞台依旧沿袭着红白金的配色,不过看上去略有升级,看来节目组更有钱了。

    而且主持又多念了好几个新广告商的名字,再次证明节目组又挣钱了。

    李尔心里哀怨,节目组挣得盆满钵满,可他到现在还是一分钱未进。

    哪怕《兰亭序》live版已经进入了圈圈音乐新歌榜的第4,也是唯一一首进入前十的歌曲,他现在也赚不到一分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