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红喜鹊-第2/2页



那铜钱敖夜倒是见过,那钱上面的字是篆书,形状和一般的铜钱不太一样,外沿是圆的,但中间的孔却不是方的。

为此敖夜还找太爷爷问过,太爷爷没见着实物也拿不准,推测因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那时候大部分钱币上的文字还是篆书。

当年五胡乱华天下大乱,蛮夷横行,手里有千八百人都敢自立为王,有几千兵的就敢称帝,一些北方胡蛮连天圆地方是啥意思都不知道,铸造出什么畸形货币也不稀奇。

村里人经常能看见一个两尺来高的红衣小孩,可以肯定不是村里的人。

有说是小红孩(就是一种全身红毛,会说话的精怪),有说是黄皮子精,也有说是人参娃娃的。

敖夜见过,考虑到红色、个子小,他自然而然联想到中村的红喜鹊。

没撞见小红孩,对他而言倒是好事,否则就他这玻璃体质,一旦受到攻击,结局很可能是个“卒”!

......

姥姥家在村中间,院子里有一颗大梨树,隔着老远就能看见。

三间矮草房,碎石堆砌的矮墙。

敖夜推开陈旧的院门,朝里面喊了一声,“姥姥,姥爷,我来了!”

一个瘦削慈祥的小老太太开门迎了出来。

正是敖夜的姥姥。

姥姥常年从事农活,平时上山采采蘑菇,帮人烙喜饼,绣鞋垫,编篮子......在敖夜印象中姥姥很少闲着的时候。

“看你一头的汗,快进屋,我给你擦擦......吃了没有......”

“姥姥,我吃了,可我还是想吃你打的鸡蛋臊子。”

“好,进屋坐,我这就给你打鸡蛋。”

“这是俺妈让我给你带的面,”敖夜拍了拍自行车后座的布袋子,停好车,解开绳子,拿出枣泥月饼送进姥姥手里,“姥姥,这是我留给你和姥爷的。”

“好!”

姥姥笑呵呵的拉着敖夜进屋。

“姥爷哪去了?”

“早上喝多了,在炕上睡!”

“咱们不管他,姥姥你快尝尝,这可是城里才有的豆沙月饼。”说话间他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姥姥走在前头,眼睛没看见,耳朵却听到了他咽口水的声音,也不说话,放倒中间已经被剁漏了的菜板。

掀开月饼包装,菜刀横竖两刀,把月饼分成四块,把最大的一块塞进敖夜手里,笑着说道“你先吃着,我这就给你打鸡蛋。”

敖夜接过月饼,直接掰做两块,一半塞进自己嘴里,一半姥姥嘴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