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细君公主出塞图,置之绝境而生-第4/7页





    至于,之前嘛…

    这《细君公主出塞图》自然不能奉还了。

    这种事儿,秦牛有的是手段。

    “告辞!”

    两人又寒暄了一番,王允就告辞去了。

    秦牛将他送出府邸,忙不迭的回屋,再三欣赏着这《细君公主出塞图》。

    “绝了,绝了!”

    也不知道,是夸耀这画技,还是惊叹于自己的一番图谋。

    一边欣赏,一边幻想着,凭什么这些年,颜家就要骑在他秦牛的头上?

    凭什么窃天坞劫掠的,颜家就得占大头…

    都是送钱给汝南袁氏!

    你颜家送得?我秦家就送不得?

    “呵呵…”

    眼眸盯着图卷,秦牛冷笑出声,仿佛,他已经看到了未来…秦家的傲然崛起。

    …

    …

    夜幕垂降,荀彧头戴儒冠,坐在桌案上以手支额,紧紧蹙着眉头强忍困意。

    他的面前三名郡吏被侍卫带了进来。

    “拜见荀督邮。”

    荀彧抬抬手,止住他们再行礼,继而一指,指向这屋中三处桌案,那上面堆积着累累如山的竹简、绢帛。

    “这是解良县三年来所判案件、所推行政令的一部分,三位在郡中,一掌纲纪,一掌文书,一掌刑名,今夜咱们就一起,把这些文书全部仔细查阅一遍,有任何疑点,违碍之处,都即刻上报于我。”

    三名郡吏心头复杂。

    作为郡吏,自是少不得与解良县打交道,颜和他们都是熟悉的,就在不久前,他还送上了新一年的“孝敬”。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如今真要去彻查其违纪之举,多少有些下不了手。

    只不过,几人表情依旧平静,彼此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似乎在说,老样子,还是过一遍…

    随便看看得了!

    只有荀彧一本正经的取来文书,细细的去翻阅。

    一时间,屋内十分安静,唯有竹简轻微的声响。

    随着夜的深入,天气由白日的燥热变得冷了几分,夜风凛冽。

    油灯已经烧的差不多残了,窗外的天依旧是黑蒙蒙一片。

    荀彧又去点了盏烛火,目光喃喃的望向窗外,夜阑人静、万籁俱寂…似乎,这样的静谧,让他的心头也在遐想着什么。

    明日午时,就是关长生被问斩的时候。

    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

    他不时的用笔标记,看了眼快要干涸的墨池,挥动手掌,放下新的墨块。

    看完了一篇,荀彧伸手又取来一卷文书,熟练的扯开外束的丝绳。

    就在这时,从窗外隐隐传来一阵呼喊声,荀彧微微皱了皱眉毛,侧耳去听,他是个谨慎的人,这虽是驿馆,却也是官署范围之内,如此深夜…这般大声喧哗可不怎么成体统。

    “走水了!”

    “走水了!”

    更清晰的呼喊声从外面传来,荀彧手中的毛笔一颤,险些把墨汁滴到铺好的竹简之上。

    夏季风干物燥,古时的房屋又多是木制制成,最怕火灾,且一旦烧起来,会连绵一片,无休无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