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操刀割,执斧伐,静如水,穆如风-第2/6页





    “荀督邮,方才是下官的过错,不该为迎接荀督邮如此铺张,让人看到,反倒是觉得荀督邮好排场,是下官之罪,下官聊以此酒向荀督邮赔罪。”

    颜和笑着端起了酒樽,一饮而尽后,不忘接着往荀彧的盘子中添置肉食。

    “君子远刨厨,这种烹饪的事儿,颜县长亲自动手,可荀某怕是诡计,不敢肆意食用啊!”荀彧的话像是话中有话。

    “《六韬》中有云,‘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机会使然,有些事推到身上了,该动手时,也须自己动手啊!”颜和的回话也是话中有话。

    “什么样的机会使然?”荀彧眯着眼问道。

    颜和笑了:“荀督邮一眼就能窥探出县城门前的玄机,那又怎会看不懂这时局?当今朝局,党派林立,孑然一身者要么被排挤,要么被陷害,老哥哥我也是跻身官场这么多年,有一句话得奉劝荀督邮。”

    “什么话?”

    颜和迟疑片刻,“这件事本不该说,但又不敢瞒着荀督邮,太傅袁隗、司空袁逢本有意举荐荀督邮为‘千石’的大官,奈何,他们便是想见上荀督邮一面,却被那道人阻拦,见都未见,又如何举荐呢?”

    荀彧故作一惊。“有这等事?”

    颜和摇头。“可惜啊,是荀督邮那位道人朋友牵连了你,你也知道,数百年来,哪有道人当权的时候?因为这一层关系,陛下才只派给荀督邮这么一个六百石的小吏。”

    一句句的引导。

    荀彧表面云淡风轻,声音中却故作懊恼。

    “原来如此啊,我还说呢,我立下大功,为大汉争得脸面,不说跻身朝堂,怎么也该有更显赫的官爵,这河东郡就无郡守,陛下缘何只赐给我这小小的督邮呢?原来如此啊。”

    “可惜了。”颜和摇着头。“前几日,袁太傅、袁司空还致信过来,说是让我好生招待荀公子,荀公子依旧是袁太傅与袁司空看重的人哪!”

    噢…

    荀彧紧紧攥住酒杯,他表现出了意气难平之态,却故作旷达道:“大丈夫生于世,当自建功业青史留名,攀龙附凤之事,想想就好,哪会有那么多好事儿砸自己头上?”

    颜和轻轻一击掌。“荀公子壮志可嘉,请…”

    两人一饮而尽,颜和总算说出了这接风宴的真意。“我方才所说的并无一句虚言,荀公子如此青年才俊,缺的是贵人扶持,一经提点,那自是飞黄腾达,位列三公九卿指日可待!如今这机会就摆在荀公子的眼前,这是飞黄腾达的机会,就看荀公子愿不愿意握住了。”

    颜和试图收买荀彧,一如往先,他收买过的一个个来此监察的督邮一般。

    这套话术早已轻车熟路。

    “让我来猜一猜。”

    荀彧眼眸骤然眯起。“今日一早颜县长还在县城门前设下诡计,引我入瓮!”

    “倘若那时,我一朝不慎,坠入陷阱,那现在…就不是颜县长替袁太傅招揽我,颜县长多半要替太傅、司空威胁荀某了吧?”

    “你…”颜和登觉气氛不对。

    荀彧的话还在继续。“不过,你们选错人了,我荀彧只效忠于天子,只忠诚于公理与正义,若是违背了理想与信念,纵使封侯拜相,那又要如何过心头这一关?颜县长的好意荀某心领了,这一杯酒后,请恕荀某不再谈私事,你、我之间只剩公务。”

    言及此处,荀彧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旋即,他豁然起身,当即命令道:“颜县长,本督邮命你,将三年来所有判过之案,所有证人证言一个时辰内悉数送来此馆驿,本督邮既肩负监察之职,在这片土地自当秉公正义,肃清一切沉冤旧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