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荆襄马氏



    “马良携弟马谡,见过先生了。”

    那白眉的男子对着沐风行了一礼,笑着说到。

    荆襄马氏,是荆州有名的望族,马氏五兄弟里最小的两位格外有名:老五马谡,字幼常;老四最有才能,名马良,字季常。

    因为马良眉间有白毛,所以乡里有谚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沐风知晓马良乃是以后刘备麾下的重臣,虽然说马良的谋略能力并不出众,但外交能力却无疑极为出色,他曾多次出使东吴,哪怕孙权都对他礼遇有加。

    马良成功成为外交大拿,归功到底那极高的情商还是占了很大原因的,比如他此时的一句“先生”就让沐风心情格外舒畅……

    “久闻二位先生大名,沐风特向二位先生请教。”

    “马良曾听机伯说过先生之事,对于先生之才,马良不胜敬佩,不知有何可以相助先生的?”

    沐风在这三国待了这么久,自然知道机伯乃是伊籍的表字。

    看来除了崔州平外,自己还有一个铁杆粉丝啊!

    “不瞒先生,刘皇叔与卧龙先生遣我取襄阳,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沉吟了片刻,马良转头看了一眼想要说话的马谡,向着沐风建议到:

    “马良不善谋略,然舍弟熟读兵法,还望先生一听。”

    点了点头,沐风将目光投向了马良身后那个国字脸的男子。

    马谡,《挥泪斩马谡》这部苦情剧的主演之一,最为有名的战绩便是智失街亭……

    不过单说纸上谈兵,马谡的确是极为出彩的,他曾经给诸葛亮除了“攻心”之计,成了平定南蛮的最大功臣。

    只可惜他失了街亭,酿成了大祸。如果说关羽失荆州坏了诸葛亮反攻的计划,那马谡的失街亭就是彻底废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努力。

    对于诸葛亮日后多次北伐,沐风只想说:先生勇气可嘉……

    “小先生,谡有一计,可供参考。”

    听着马谡的第一句话,沐风便砸吧砸吧了嘴,这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感便这么被比对出来了,这“小先生”比起“先生”的感觉,可是差了不少。

    “襄阳如今有两股势力,一为荆襄降将,二为曹军老将,虽说同守一城,但关系并不融洽。谡知不少人尚有拥立公子琦之心,小先生只需攻心为上,攻人为辅,想这襄阳城必乱。”

    沐风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马谡只要没有亲自带兵,这头脑还是清楚的很的。

    “另外,荆襄望族,首推蒯、蔡、黄,次推习、马二家。蒯越如今降曹,黄、蔡二家示弱,若能联合其余二家为声援,则这襄阳城内声势,当以小先生为先。”

    沐风听着马谡之言,微微一愣:“这马氏自有二位先生,但这习氏?”

    说实话,沐风虽然是穿越而来,但这习氏倒是真的没有听过。

    “习氏的习珍,如今便在刘皇叔麾下,马氏与习氏交好,良愿为说客,想来以此些关系,能劝习氏想帮。”

    见到马良自告奋勇,沐风大喜,这兄弟二人各有所长,恰好弥补了沐风许多的不足之处。

    对着马良与马谡拱了拱手,沐风面带喜色:

    “有二位先生相助,这襄阳城必破!待到回时,沐风禀报皇叔,二位先生当记大功。”

    “刘皇叔仁德之名遍传天下,我兄弟二人愿为犬马之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