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之子于归(1)
自同袍与张玄觉离开后,起义军兵分两路,由蔺桡带着同泽等人从川南城南下攻打二六角、云城和四平城,蔺桡虽年纪不大,但久经沙场又运筹帷幄,一路逆袭,短短月余就荡平两城,并坚守在四平城下,等着与孟洵等的大军会合。
蔺桡等人离开的前夜,为了扰乱敌军视线,让他们顺利从小路离开。起义军率先发起了对三江城的攻势,孟洵一直都知道三江城守将楚瑜是个硬骨头,却没没想过是这般难啃的硬骨头,三江一役,足足耗了四十多日,才在人困马乏、血流成河的情况下,易旗换主。
刺鼻的血腥味随着微风钻进鼻子里,目之所及,鲜血遍地,三江城内带血的武器与尸体均昭示着此役的艰难。孟洵紧紧握着长毛的手微微颤抖,要说秦国的守将有谁是他不想杀的,怕是只有一个楚瑜,如今将这个对手亲自斩杀于马背之上,虽是无奈,却也不得不为之。
“名将死守城门,真真是姐夫当年的缩影。”
喃喃着话语,坐在楚瑜那漆色斑斑的太师椅上,孟洵环顾府内简略单薄的装饰,心中万般不平,又只能说服自己淡如泉水。
“小洵,想什么呢?”
“怀山,你来坐。”
站起身,将自认为满院子最舒服的位置让给秦怀山,孟洵习惯性的站在他身后,双手娴熟的为他捏着酸疼的肩膀,声音中是少闻的悲悯。
“我在想如果秦国能上下一心,皆如楚瑜这般铁骨铮铮,又何须走到今天这一步。君之不君,武将纵死,亦何成?呜呼哀哉,悲矣,悲矣!”
“会好的,都会好的。”
“嗯,同袍一定会是个好主上的,我相信他。”
“我也信。”
城墙之上,戴着面具遮挡疤痕的千秋一收起长剑斜挂在腰间,一路征战到今,她忽然有些不知道早就一切悲剧的祸首到底是昏庸无道的秦王,还是自己这群号称正义的军队。如果说亲王在鱼肉百姓,铁蹄之下又何尝不是血流成河?
凝望着带血的河山,回想着楚瑜将军那绝望的眼神,她不明白,让他绝望的是这破碎的山河,还是无道的君王,或者是自己那颗明明想要推翻□□却又只能死守国门的悲凉。
“小一。”
“木云兄,你来了。”
“小一在看什么?”
“你听到过万里河山的悲泣吗?”见他只是盯着自己不语,千秋一继续道,“楚将军临死前的那一声哀嚎,我想就是山河悲泣的缩影。”
“我倒觉得,楚将军是吼尽了身体里的浊气,释然了。或许此战之前,他是悲伤的,悲国无明君,伤百姓失所、痛将士身亡。但此战之后,他就再也不用看着秦国的百姓受苦了。”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
千秋一点点头,扯出一抹笑容代替了落寞与哀伤,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擦拭他脸颊上的血迹。视线中,这个宠溺自己的兄长,纵使在水深火热的危难之际,只要看着自己,那目光仍旧温若滴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