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郭相惊呆了



他亲眼看着自家儿子跪在金銮殿上向皇帝请罪:“家父于十多年前,便察觉到国师和圣灵教不但在民间蛊惑人心,还同朝中大员相互勾结,意图不轨。

        但兹事体大,家父不敢贸然行事,便一直命人暗中细细查访,收集证据。

        本待等到证据确凿,便把此事上奏给皇上,请皇上定夺。但因家父年事已高,行事颇有疏漏,致杜鹃山匪众成了气候。

        这些时日,袁众望带领三十万乌合之众攻城略地,致大周生灵涂炭,我父难辞其咎。

        恳请皇上能念在我父好歹交出了诸多反贼反叛的实证,能令郭家功过相抵,革去我父亲同我的一切职务,罚没郭家的家产,并把郭家贬为庶民。”

        女儿也跪在那里说道:“虽说罪不及出嫁女,可郭相毕竟是妾身的父亲,妾身也愿认罚。”

        郭相惊呆了。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千算万算,也没算到竟然在自己家儿子和女儿身上翻了船!

        皇帝极其亲切地采纳了郭逸轩的建议,罚了宁王一年的俸禄,并令宁王妃亲手抄一百卷经文,送去护国寺供奉。在经文抄送完之前,不许踏出宁王府。

        至于郭逸轩提交的那些证据,本应交给刑部。但刑部侍郎楚霄云头一个就涉案了,因此此事便全权交给了皇帝御审。协同审理此案的,还包括侍中王玄,尚书左仆射陈朗,尚书右仆射肖璟。几个人成立了一个“临时专案组”,但主审官,还是皇帝本人。

        于是,一场密谋长达十几年的谋反闹剧,就这样兵不血刃地消弭于无形。

        自然对于天家来说,不可能这样轻松。这其中多少年的运筹帷幄,耗费了皇帝多少心血,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好在今上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圣明君主,才举重若轻地化解了这桩泼天大祸。

        于老百姓来说,真是一场惊雷化细雨,再好不过了!

        郭家一家被贬为了庶人,三代之内都不能入仕。

        这对于郭逸轩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余下的事情,郭逸轩毫不关心。

        他脱身后第一件事,便是正大光明的去了秦府,要见秦惠娘。

        此时秦瑜家只剩了一个空壳子,家财和奴仆全都散尽了,一家四口暂时居住在这里,等待皇帝发话后,才能决定去留。

        见到郭逸轩登门,秦瑜心中也是五味陈杂。

        他也没有多说,只把秦惠娘叫了出来,让俩人自己说话。

        经此一事,秦瑜倒对郭逸轩此人有些刮目相看了。

        他父亲虽糊涂,可他却是个难得的明白人,且多智近妖。若不是他小小年纪就开始筹谋,把一切不利于郭家的证据,都暗中做了手脚,此刻的郭家整个家族,怕是早已经全部倾覆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