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改名



奴婢们买进来,是需要主家给赐名字的。

        在唐忆柳看来,这也算是给他们适当的约束和归属感罢。

        其实就是尽可能地抹灭他们的个性,剥夺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他们完全变成主家的附属罢了,这就是主子们最需要的忠心。

        唐忆柳让秦招娣自己给自己的丫鬟赐名,秦招娣也懒得动脑筋,直接还叫她春红,只把姓去掉了。

        卖给了谁家,便不属于自己的家族了,自然也就没有了冠自家本姓的资格。

        春红在家排行老大,自己带大了好几个弟弟妹妹,做事成熟稳重,什么活都能干,当大丫鬟当之无愧。

        唐忆柳则看中了一个叫做张锦云的。

        这姑娘长相很是秀气,说话也轻声细语的,却不矫情。她说她最拿手的事情是梳头,这正中唐忆柳的下怀。

        说起来,这些时日,唐忆柳每天都只把自己的头发随便编两条辫子垂在胸前。她是实在学不会盘古代的发髻,偏偏她这一头秀发又浓又密,不盘起来实在是不方便的很。

        当然唐忆柳也不只是看中了她的梳头手艺,这姑娘竟还是个识文断字的。她说她父亲原是个读书人,却一直没有考中。后来家乡造了水灾,父母在逃亡时候都染上疫病死了,她只好卖身葬父母,一路被辗转卖到了这里来。

        这姑娘聪慧的很,也知道进退,颇识大体,说话也很有分寸。虽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处事却果断利落,很是出乎唐忆柳的意料。

        唐忆柳要了锦云做大丫鬟,在屋里伺候,同样也只是不提她的姓,只叫她锦云,并未给她改名。

        再挑了两个小丫鬟,唐忆柳却都给她们改了名字。

        一个十二岁的,原名叫张二丫,唐忆柳给她改名字叫春芽。

        一个十一岁的,原名叫陈翠翠,唐忆柳给她改了一个字,叫含翠。

        剩下两个,一个十三岁原名叫赵喜儿的,唐忆柳给她改叫喜雨。还有一个才九岁,原名叫李四儿,唐忆柳给改了个思音。

        两个小厮,却是亲哥俩。一个李小六,十四岁,一个李小七,十二岁。

        唐忆柳直接给他们改名六筒和七条,这俩小孩儿都惊呆了:主子小姐这是什么操作?为什么给小丫鬟们起名字都这么好听,给自己哥俩起名字这么随意?

        六筒,七条,这都是什么鬼?

        六个小姑娘却都高兴坏了!

        主子小姐给改的名字,不光保留了自己原来名字中的字,还比原名好听了不知道多少倍!

        春红和锦云也很感激,能保留住自己的原名,这真是意外之喜。

        其实唐忆柳也最头疼取名字这种事,只不过随着她们的原名,随便想了个罢了……

        至于六筒和七条,呵呵,起前六个名字脑细胞劳累过度死光了,就凑合着叫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