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没收话本子-第2/3页





        唐征跟唐家下人下了死命令,如若有谁胆敢传出去一点风声,立刻便发卖了。下人们大多是签了死契的,生死都掌握在主人家手里。少数没有签死契的,也都指望着主人家吃饭,并不敢随意传闲话。但管得再严,也不免会有消息走漏出去。可唐家毕竟家大业大,这点子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过不了几日,照样有媒婆上门来,接连不断为唐忆锦说亲。

        且说第二日,唐忆柳知道唐忆锦开始吃饭吃药了,又嘱咐了银杏一件事。银杏就出了门,三天后才回来,手里捧了一个匣子。她径直回了柳园,把匣子交给了唐忆柳。唐忆柳打开匣子看了看,甚为满意。

        她吩咐银杏把匣子原样装好,送去给唐忆锦。唐忆锦回来时,匣子不见了,手上却拿了几本书。唐忆柳随便看了两眼,就让银杏拿去在自家院子里烧掉了。这些是银杏从唐忆锦那里搜罗来的话本子,银杏路上随意翻看了一下,看得牙根都冒酸水。

        怪道大小姐这样蠢,这看的都是什么书?穷酸书生,百无一用。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才子佳人,一见钟情。你侬我侬,私定终身。父母阻拦,寻死觅活。苦命鸳鸯,月下私奔……

        更离谱的是有些故事里的三观,堪比前世琼瑶阿姨的言情小说!

        唐忆柳让她送去匣子里面,却是一大堆画像。不光有画像,每张画像的留白处,还写着一行行娟秀的小字。这里面每一张画像,可都是银杏亲手所作。银杏的人物肖像画的非常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三天时间,她几乎跑遍了鸣凤镇,可是累坏了。

        唐忆柳托银杏给唐忆锦带话说道:“这是鸣凤镇一部分适婚男子的画像,以及他们的生平,家世,脾气秉性等的简介。你要是觉得不够,我还可以给你搜罗来更多的。”

        不就是没有见过男人吗?真的不能去见,见见画像还不行吗?这可不同于那些千篇一律的话本子,画像当中的适龄男子,习文的,善武的,外向的内敛的全都有,见多了自然就免疫了。不止免疫,以后挑男人的眼光也会更好。

        唐忆锦被惊呆了,只能木木地听着银杏嘱咐她千万不要让父母或者下人看见这些画像。然后,眼睁睁看着银杏把自己屋里私藏的各种话本子全部收走了。

        这事就告一段落,唐忆锦渐渐好起来了。一段时间之后,她也总算回过味来了,羞惭地跟父母请了罪。

        青春年少么,谁还没有个情窦初开的时候。唐征和林默娘倒也宽容,并没有苛责大女儿什么。

        可是对自家二女儿,夫妻俩内心里从此存了一丝怪异的感觉。

        早前儿也知道唐忆柳比同龄孩子懂事些,话少,主意正。但也只是觉得,这孩子有点早慧罢了。可那日她关于男人的言论,却着实不像是个七岁的孩子能说出口的。

        唐忆柳冷眼看着,敏锐觉察到父母家人,尤其是母亲,对自己的态度逐渐变得微妙起来。真正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的,只有唐泽。唐泽对自家二姐姐一如既往的怕,一直都很少和二姐姐亲近。

        说在意也是在意的,说不在意也真不大在意。反正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就打定了主意,不愿意和任何人有过多的牵扯,只想独善其身,躺平混吃等死而已。既然如此,将来离开的时候,更少了很多牵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