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公主驾到!
怎么形容呢,唐忆柳就像是看到了古画上走出来的年轻仕女。美就不必说了,现代看惯了各种各样的帅哥美女,唐忆柳对美有一定程度的免疫。但是这女子那种端庄贵气,绝不是哪位所谓美貌无双的现代女演员能演出来的!她虽不过十几二十岁的样子,但自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华贵,一举一动都透出沁入骨髓的优雅。许多人是穿着华服带着价值不菲的饰物,人靠着衣装才让别人觉得此人高贵。可她不是,她是衣服穿在她身上,才显得衣服有了档次。首饰戴在她头上,才显得那首饰熠熠生辉,却对她来说也只是映衬,锦上添花而已。
此女走路不疾不徐,裙摆和珠钗晃动的幅度基本都看不到,就已经来到了大家跟前。
慧娘和寒柏姐弟俩赶忙站起来,略显拘束,马上就要下跪:“公主……”
唐忆柳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也赶忙站了起来,正纠结要不要跟着一起下跪,就见女子温柔的笑着制止了姐弟俩:“说了多少次了,这又不是在宫里,不用动不动就跪。”
她稍微抬了抬手,她的两个丫鬟就从后面走了上来,每人手里托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前几日,外邦进贡了一些稀罕物儿,我特特地挑了两件送给你们。”
丫鬟们就打开两个盒子,三人凑过去一瞧,竟是两个通体透明的小巧琉璃动物摆件。送给惠娘的,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造型。两只兔子眼睛,是镶嵌的两颗上好的红宝石。送给寒柏的小摆件,则是憨态可掬的小蛇模样,两只眼睛镶嵌的猫眼宝石。惠娘和寒柏的生肖,就是卯兔和巳蛇,可见公主也是有心了。
要说琉璃这东西,大周朝自然也是有的。唐忆柳倒是知道,从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玻璃的制作工艺。它叫琉璃,又被叫璆琳、流离、琅轩、药玉、陆离、瓘玉、料器等等。中国古代的琉璃成分都和现代的玻璃完全不同,现代玻璃是钠钙玻璃中国古代的玻璃,有铅钡玻璃、高铅玻璃,钾玻璃等。在古代,琉璃被作为替代玉器祭祀用,或者做一些摆件,饰品,陪葬品。在考古中,不同时期的墓葬都发现过玻璃制品,比如中国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剑”,其剑格两面镶嵌着含有较多小气泡的浅蓝色玻璃钾玻璃。战国有名的玻璃器就是蜻蜓眼了,还有玻璃璧,玻璃剑饰,玻璃印章等。秦始皇的墓室中,也有琉璃陪葬品等等。
但是,为什么玻璃在古代没有发展起来?怎么说呢,唐忆柳觉得,那是因为这玩意,放在古代,实在是有点鸡肋。论价值和美观比不上玉,论实用和量产,又比不上瓷器。论坚硬程度,更比不上铜铁器。可它的价格,却是实打实的昂贵。百姓用不起,贵族使用的也有限,虽能替代玉料,但也不如真正的玉料更受欢迎。它没有不可替代的用途,所以制作技术就迟迟没有进步,也没有大范围推广开来。
中国古代的琉璃,因制作工艺有限,也没有很高的透明度。像今天公主送给慧娘和寒柏这样完全透明的精致琉璃摆件,大周是没有的。那两对用作眼睛的红宝石和猫眼石,应该也是价值连城。
惠娘和寒柏急忙推辞:“公主,这个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公主不以为意:“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两个小玩意,拿着玩吧。”
说着,就看向唐忆柳:“你是,唐家二小姐?”
唐忆柳忙点点头,规规矩矩地施了一礼:“是,唐忆柳见过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