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秦家兄妹不开心-第2/3页





        也不是说商贾有什么不好,但是秦家自己就是商人,太清楚这里面的一些不可言说的门道。看起来赚的盆满钵满,实则倾覆可能就在一夕之间。

        远的不说,就只说前朝有一个陈姓家族,说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可是有一天,他背后的靠山突然被政敌打压下去。陈家墙倒众人推,上位者趁机查抄了陈家的全部家产,充入国库。不光如此,还被判男丁全部流放,女眷全部发卖,陈家再无翻身的可能。后来有消息流传,其实就是因为国库空虚,上位者就采纳了一个权臣的主意。那个权臣此举,一举两得,除了政敌,还成功取悦了朝廷。

        坐拥这么多的家财,说没人眼红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时刻靠山也通常只是因为利益关系,有朝一日利益分配不均衡,后果就会很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禁止商人参加科考并做官。

        即便多数朝廷都选择了限制了商户之家进行科考,商人们还是会想方设法钻营到权力中心,去寻找当朝权贵做靠山。有权贵做靠山固然稳当,但同时也是掣肘。可如果是自家人就是权贵,那就不一样了。既得利益者,绝不能同时是规则的制订和执行者。权贵们一旦有了权力,必然会想方设法制订和修改现有的各种商业规范,把利益尽可能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垄断所有的资源。如此一来,百姓们便只能依附权贵过活。一旦权贵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他们就会及时修改商业条例,更加压榨小民们,必然造成民不聊生。

        因此,商人对于朝廷来说,其实是个又爱又恨的存在。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他们所带来的好处。但他们却不能太强大,否则有可能动摇国本。假若官商勾结,权臣许以重利之下,便有财阀帮助居心叵测的官员积粮屯兵,意图颠覆朝堂的事情,都是有的。

        只在文德皇帝即位之后,才开了商贾之家的后人能科考的先例。

        但是,一旦参与科考,就不能再同时经商了。且商贾之家就算有人考中了,也因种种忌讳,很难得到重用。

        在朝廷的这种态度下,商人的处境也是很尴尬。

        秦惠娘和秦寒柏虽然年纪尚小,但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也了解秦家的境况。本来商人的日子就没有表面上那么好过,自家父亲又是这样一个做派。惠娘时常就觉得,自己的前程怕是一片灰暗。

        惠娘这里很不开心,寒柏也无可奈何。想了想,寒柏决定带着自家姐姐,出门散散心。

        惠娘本来没有什么心情,架不住寒柏一阵软磨硬泡,还是换了男装,一起出了门。

        这是姐弟俩惯常喜欢做的事,秦瑜对此并不加管束。大概这就是有钱人家的好处之一吧,家有千金,行止由心。何况俩孩子虽然活泼好动,但其实还是很有分寸的,并不会惹出很大的祸事来。最多和别人有点小纠葛,也不过就是拿银子解决了事。

        惠娘的贴身丫鬟春栀也做了小厮打扮,和寒柏的小厮秦四一起,跟着自家小姐和少爷出了门。

        惠娘有点无精打采,平素水灵灵的大眼睛,也少了些光彩。寒柏见状,哄着自家姐姐说道:“不然我们去蹴鞠吧!”

        姐弟俩感情颇为深厚,寒柏看不得姐姐这样低落。俩人自小就纠集了一群小伙伴,常常蹴鞠。惠娘在蹴鞠上还颇有些天分,玩得尽兴,所有烦恼就都抛诸脑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