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天为刀俎,人为鱼肉(2)-第4/5页



贾瑜摇了摇头,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咽了下去,重新把黑布盖在尸体的脸上,就在这时,一条数丈长的渔船出现在视线里,一个身着绿色官袍的人站在船头大声喊道:“敢问对岸是朝廷派来的人吗?”

一个东宫侍卫上前回道:“正是,皇帝钦点的巡按御史在此,速速来接。”

那人大喜过望,直接从渔船上跳了下来,淌过到膝盖的洪水,连滚带爬的扑在地上,拜道:“下官密县县丞吴荣,见过御史大人,请...”听说是陈淳的下属,贾瑜把他拎起来,颤声道:“陈淳陈县令安在?”

“安在安在,几天前找回来了,陈大人只是胳膊折了,现在正在府衙里养伤,御史大人,开封府那边洪水已经退走了。”

“此言当真?”

“下官胆敢说谎!”

人在大悲大喜时,昏迷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贾瑜也不例外,巨大的喜悦感把他连日以来混乱的思绪和紧绷的神经冲的七零八落,他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仲卿!”

“御史大人!”

......

开封府,府衙。

经过初步统计,开封城内的居民死了五万五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被直接淹死的,那些被救上来的百姓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冷水里,加上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救治而因为伤寒和并发症接二连三的死去。

开封府治下的主要官员差点被这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洪水给一锅端了,六个县令死了四个、六个县丞死了五个、六个县尉死了三个、六个县主簿死了三个,同知、通判和防御使也死了,府衙里其他的官吏也死了一多半,可谓是惨烈至极。

陈淳头上和胳膊上缠着纱布,靠在床上,认真听着典史汇报密县的受灾情况,当听说只死了不到三千人,孤儿院里的流浪孩童无一损伤后,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轻轻拍了拍怀里之前救下来的那个小女孩,柔声道:“小桃,你的爹爹和娘亲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可能回不来了,以后跟着哥哥过好不好?做哥哥的亲妹妹。”

小女孩点了点小脑袋,陈淳对典史吩咐道:“我们县受最灾小,这种时候不能只顾着自救,你现在立即回去以我的名义号召百姓们捐款捐物,再组织民壮带着物资开赴东明县,配合其他府县的人救灾。”

“是,下官这就去办。”

典史前脚刚离开,陈知府后脚就进来了,这个侥幸活下来的父母官看起来很是六神无主,失魂落魄,陈淳把小女孩放进温暖的被窝里,挣扎着爬起来行礼,他并没有记挂他当时丢下自己逃命的事。

“彦章,老夫是来和你告别的,你不用再给贾少保写信了,老夫用不到了。”

陈淳多聪明的一个人,洞悉了他的言外之意,沉声道:“明公,这件事和您没关系,不是您的责任,请您不要多想,更不要自寻短见,开封数十万百姓还需要您。”

陈知府苦笑道:“若不是来给老夫贺寿,他们也不会死,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夫做为一府父母官,为了活命,带着家人和金银细软跑了,把百姓丢给了滔滔洪流,你让老夫还有何脸面苟活于世?若不以死谢罪,定会被全天下人耻笑唾骂,在青史上留下恶名,与其这样,不如一死了之,以免遗祸家人,彦章啊,老夫死不足惜,可老夫的家人是无辜的,待老夫死后,若是朝廷追究责任,请你和贾少保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上书替她们开脱一二,万般罪孽,皆有老夫一人担之,你们的恩德,让老夫的后人们代老夫报答吧。”

短暂的沉默后,陈淳不再劝阻,开口道:“下官记下了,明公,一路走好。”

“早知如此,老夫就和你一样了,将生死置之于度外,老夫若是死在洪水中,还能像林文成公那样,落一个殁于王事,为国尽忠的好名声,家人也会得到朝廷的抚恤,可一失足成千古恨呐,现在说什么,做什么都晚了,都没有意义了,彦章,你是个有抱负和作为的人,希望你不坠其志,永保初心,将来能衣紫腰金,位列九卿,更好的为百姓谋太平,为大梁谋昌盛,老夫死后,由你暂时接任知府之位,决断一应大小事宜,勿送,老夫自去也。”

陈淳悲不自胜,泣不成声,跪在地上拜别,一柱香后传来消息,陈知府对着数千具盖着草席的百姓尸体,当街自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