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南轶事,相拥而眠-第3/6页



贾瑜半年前奉旨南下临安府领导抗倭事宜,出发前夕,他给皇城司都知朱全下发了一道命令:全力清剿京城方圆百里以内的马匪强贼,务必做到不除则已,一除必尽,并且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优雅的代号,名曰“梨花”。

维持京畿道,特别是京城内外的治安,是皇城司的本职工作之一,得到景文帝的首肯后,东、南、西、北、中五司总计出动五千名兵士,在五城兵马司和各级衙门的协助下,“梨花”行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官府首先颁布告示,警告法外之徒们主动投桉自首,以争取宽大处理,否则一经抓获,罪加一等,定斩不饶,其次号召百姓们积极检举,提供真实情报者重重有赏。

行动从五月份持续到九月底,历时近五个月,共计有八百多个贼人被当场杀死或者抓捕归桉,其他人见官府这次是来真的,无不望风而逃,远遁其他道府,一时间,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这次共计抄出贼脏近四百万两银子,其实这个数目也不算多,毕竟神京城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地,里面居住着很多有头有脸的达官显贵和富豪名流,这些靠打家劫舍,勒索强抢的法外之徒在此如鱼得水,除了官府的敷衍了事,还有官员暗中为这些贼人张目,自甘下贱的与他们狼狈为奸,因此他们如同甩都甩不掉的狗皮膏药,又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顺藤摸瓜之下,一个正三品大员和好十几个四品五品官落马,景文帝龙颜大怒,直接诛了这些人的三族,借以整顿朝纲,警示其他官员,并且写下“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句十六字箴言,传旨天下,令所有官员,不论品级和职能,都要写一份悬于高堂,日夜观瞻,自省自行。

自古以来最大的害民者,不是贼人,也不是异族,而是高高在上的官。

贾瑜点点头,指着那座高塔,环顾左右道:“我们进去看看。”

踩完二十多级台阶,跨过半尺的门槛,众人终于不用再管中窥豹,而是可以一睹全貌,宁荣两府铁三角小手拉着小手,高兴的直蹦,把贾瑜晃的头晕眼花,这些小丫头年纪不大,却一个比一个雄伟,也不知道都是怎么长的,这才是真正的细枝结硕果啊。

“哇!好香!”

“哇!好大!”

“哇!好漂亮!”

贴身丫鬟们叽叽喳喳的称赞着,她们普遍都没有什么文化,翻来翻去就这几个词,而且都是以“好”字开头,不然无法彰显她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

“哎呀!”

香菱跑的太快,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贾瑜快步上前,把她抱了起来,见她蹙着蛾眉哼哼唧唧,连忙掀开罗裙查看伤势,众人纷纷围上来关心。

“战斗还没开始就减员了”,贾瑜吐槽了一句,用手帕轻轻擦去从伤口中因出来的丝丝血水,在她精致挺翘的小鼻子上刮了刮,没好气道:“我就没有见过你好好走路,这下好了吧。”

香菱一脸委屈,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眼见就要哭出来了,林黛玉连忙道:“你别凶她,把她背着,不然她一走路就疼,谁叫她是你的小丫鬟呢。”

贾瑜蹲下身,香菱笑眯眯的爬上他的后背,胳膊环着他的脖子,腿勾着他的腰,像树懒一样挂在他身上。

数了数,这座高塔比天香楼还要高上两层,约莫有小十丈,于不平整的地面上拔地而起,并在风吹雨打中稳如泰山,由此可见当下建造工艺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众人彼此扶持,几经停歇后,终于在微微的娇喘中,艰难问顶。

今日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可以清晰看见远处神京城那高大的门楼和其中林林立立的楼阁,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此刻众人激荡的心情,她们贪婪的俯视着眼前这片广袤无垠的关中大地,眼睛中满是别样的光芒,亮晶晶的。

架不住央磨,贾瑜只得勉为其难的作了一首不是很应景的五言绝句,众人又看了一会儿,方才下了楼,今日时间仓促,准备不足,因此不便久留,只待来日再好好领略一番这座园林的美景。

在打道回府的路上,贾瑜偶然发现眼前的景致和一首元曲最相契合,他用一种极其低沉和悲凉的语气吟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