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暂熄兵戈,上门提亲-第3/4页



贾宝玉依偎在贾母怀里,装模作样的直哼哼,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可爱乖巧的薛宝琴,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委屈巴巴的装可怜,央磨着要贾母把薛宝琴请过来说话,除此之外,他还要见见邢岫烟和妙玉。

听他如此说,过来做客的吕氏只得找个理由告辞离开,并在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还是不再到这个是非之地来了,自己既然堵不住这个哥儿的嘴,那只能眼不见,耳不听,方才心不烦,琴儿都许配给瑜哥儿了,他还这样,真的是太不合适,也不知道教养都在哪里。

探春看了一眼嗯嗯唧唧的贾宝玉,心里终于忍不住生出了一股鄙夷之意,同样的年纪,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呢。

人家出身那般艰难,在绝对的逆境中,依然没有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甚至不惜以死明志,只为保住气节和清白,得到机会后便奋力拼搏进取,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读书科举,先中解元,再中会元,最后被钦点为探花,以十五岁之龄,冠绝古今,青史留名。

他现袭一等伯爵位,任正四品皇城司都司,执掌九千兵马,镇守京城,维护皇权体统,今番荡平倭寇,父亲生母被追封为从一品荣禄大夫和一品夫人,又被授予太子少保之衔,深受当今天子、皇后娘娘以及太子殿下的喜爱。

天子亲赐家宴,太子出殿相迎,执手说“本宫期盼少保久矣”,何等的尊荣,如此一看,真的没有任何可比性。

还有一点,这位同父异母兄弟所引以为傲的才华,所作的那些诗词歌赋,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人家写的诗词饱受赞誉,首首载入史册,光耀千秋万世,他还在家里和酒楼里做一些歪诗。

毫无进取之心,毫无责任担当,人家帮了他那么多,他不领情也就算了,竟然在背后肆意诋毁诽谤人家,那晋王殿下形容他的话真是太过贴切。

不要说她见风使舵之类的,女人的天性会让她控制不住的仰慕强者,希望能得到庇护和关注,这是无可厚非的。

林黛玉她们七个都要避讳贾宝玉,故而都没有过来,以免被骚扰和纠缠,迎春没有探春这么多心思,垂着眼帘,端坐在椅子上默默不语,小惜春更不会想这些,她在犹豫晚上要不要回去住。

王熙凤去王家看望她瘫痪在床的亲哥了,李纨站在和鸳鸯站在贾母身边伺候,她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意,刚才贾瑜考较了贾兰的学问,并且狠狠的夸了一顿,这让她高兴的不得了,只恨时间过得太慢,自己想凤冠霞帔(这里不是指女子出嫁时的打扮,而是朝廷诰命夫人们的装束),最起码还要好几年。

她试探着问贾瑜,贾兰能不能参加后年的县试,不仅没有得到同意,反而被批评了一顿,她老老实实的站着挨批,哪还有一点做嫂子的样子,心里有些委屈,她觉得自己儿子火候差不多了,做为母亲,望子成龙也没有错啊。

“老太太,老太太!”

贾政焦急的声音由远及近,出于本能反应,贾宝玉直往贾母怀里钻,瑟瑟发抖的模样让探春忍不住轻蹙着蛾眉。

见自己小儿子一额头虚汗,贾母抱紧贾宝玉,皱眉道:“何事惊慌?”

“老太太,忠顺王妃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全京城,甚至是全天下,谁不知道忠顺王府和贾家历来不合,有解不开的仇怨,这又不是什么秘密,贾母疑惑道:“她来做什么?”

贾政连忙道:“老太太,这位的地位摆在那里,我们还是先去迎接吧。”

按照礼数,北静郡王府的太夫人安氏来了,贾母这个国公夫人都要出府迎接,更别提忠顺亲王府的王妃了。

在前院跪迎后,贾母毕恭毕敬的把忠顺王妃以及两个女官请到了荣禧堂。

忠顺王妃坐到上座,打量一番周遭金碧辉煌的装饰,笑道:“我今天不请自来,上门做了恶客,有些唐突,扰了太夫人的清净,勿要怪罪才是。”

尽管心里有些不舒服,贾母还是恭声道:“王妃言重了,您屈尊降贵,不嫌寒舍简陋,主动登门拜访,是我们贾家上下,阖族老少的荣幸。”

忠顺王妃让众人坐了,先看了看唯唯诺诺,老实本分的迎春,又看了看一脸英气,顾盼神飞的探春,直接忽视懵懵懂懂,不明所以的小惜春,笑呵呵道:“太夫人,不知哪位是三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