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拜三叩-第2/3页
没志气的便如贾珍、贾琏、贾宝玉和贾蓉等人,既不去考取功名做文官,也不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恢复祖上荣光,只待在家里一味的花天酒地、蝇营狗苟、混吃等死、鹑鹊之乱,偶尔再去外面践踏一下朝廷的律法。
贾珠死后,整个贾家两三百子弟,竟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贾政和贾代儒两个童生不算,贾宝玉就更算不上了,他的确是读书,不过读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书,除了让他的脑子慢慢坏掉,一点做用都没有。
不是说你读了书就叫读书人,起码你得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这样才能拍着胸口自称是读书人,在国朝读书人的等级划分中,并不包括童生,最低的就是秀才,最高的便是状元。
大女儿元春自幼进宫,一晃近十年没见过面,嫡次子贾宝玉虽然聪明乖觉之处,百十个不及他一个,但却是一个天生的纨绔子弟,他厌恶读书,仇恨科举,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受贾母制衡牵绊,他管教不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干遍坏事、丑事和恶事,迅速的沉沦下去,彻底变成一个无耻下流、懦弱低能的好色之徒。
至于庶子贾环,这只上不得台面的高脚鸡不提也罢,庶女探春身上倒有几分英气,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办事干练,敢说敢当,不与其他女孩子相同,但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早晚是要嫁出去的,又有什么用?
再看看他的妻子,有道是“娶妻取德,纳妾纳色”,“家有贤妻,夫无横祸”,但这王夫人却量小气短、盲目自大、狠毒残忍、冷血无情、虚伪愚蠢、佛口蛇心,和“贤内助”是丝毫的不沾边,她所有的脑子和智商都用在和贾母勾心斗角、把夫家的资产暗地里往娘家搬、压制赵姨娘和贾环、图谋大房资产爵位,欲取而代之、以及溺爱贾宝玉这五方面了,这种正房夫人,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也不知道这个妇人在想什么美事,这荣国府的爵位和资产和他们二房有屁的关系,除非贾赦、贾琏和贾琮父子三人一夜之间全部暴毙,大房后继无人,才能落到二房,由贾宝玉来继承。
说完妻,再来说妾,赵姨娘出身低贱、粗鄙愚昧、无知贪心,最好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争了半辈子的强依然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现在王夫人失了势,她就开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了,渴望着自己被扶正,自己儿子被立为嫡子,然后成为荣国府下一任太夫人。
周姨娘就不说了。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贾母的身上,三从里说“夫死从子”,可她并没有从自己的两个儿子。
贾政在教训贾宝玉的时候,她就立刻出来阻止,让贾政先把自己勒死再去勒死贾宝玉,然后还要带着王夫人和贾宝玉回金陵去,最后把贾代善搬出来,王夫人还会拿贾珠说一下嘴,四下夹攻,足以让他瞬间认错求饶。
也许只有贾母将来死了,他才能光明正大,肆无忌惮的管教贾宝玉。
总而言之,政老爹是个老好人,至少比贾赦和贾珍之流好上太多,尽管他身上也有几个致命的缺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他也办错过事,比如说替人面畜牲贾雨村谋了金陵府知府一职,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他,贾瑜在尊敬中,又带着些许的同情和怜悯,他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他是公门嫡子,出身贵重,但日子又过得很憋屈。
“瑜儿,愚叔这一辈子生了三个儿子,你先珠大哥是争气的,只可惜已经不在了,剩下两个都是混账玩意,他们要是能有你十之一二懂事,愚叔哪怕是现在就闭了眼,也心满意足。”
说完这段话,贾政笑了一声,欣慰道:“不过幸好有你在,愚叔以后下去了,和列祖列宗也能有个交待,兰儿拜你为师,进益可谓是神速,他将来要是能像你一样,考个进士回来,哪怕是个三甲,愚叔这辈子也就别无所求了。”
贾瑜笑道:“老爷,您这要求也太低了吧,以兰儿的天资和勤奋,最起码是二甲前十名,您还别不信,这小子聪明着呢,现在不过才八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了,将来定是前途无量。”
贾政拍了拍贾瑜的手背,感慨道:“瑜儿,真是辛苦你了,你为这个家做了那么多,若不是你,荣国府说不定早就被抄家降爵了,老太太嘴上虽然不说,但她老人家心里都记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