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更大方的林嫂子-第2/3页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贾瑜把她喜欢的女孩子全都抢走了,除了林黛玉和李纹,还有史湘云,上次贾宝玉挨打,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去探望,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从中举个重要的例子,贾瑜抢了衔玉而诞,天生富贵的贾宝玉的风头,毕竟在此之前,哪家的诰命见到贾宝玉不得夸上几句,现在倒好,那些诰命开始着重夸他了,特别是理国公府那件事,贾母到现在回想起来还生气,这不是瞧不起人吗?
综上所述,贾母对贾瑜是不满的、不喜欢的、有意见的,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心胸开阔,能看淡的人不多,她也许欣慰家里出了一个可以恢复祖先荣光的子弟,但再退一步讲,他将来恢复也是恢复宁国府的荣光,封宁国公又不是封荣国公,以后又能照顾荣国府多少?
百余年下来,宁国府和荣国府虽然没有分宗,但血缘关系实际上已经很淡薄,就贾瑜和西府的关系来看,即便没有出八服,也有了六服,两府之间现如今唯一的牵绊,大概就是祖上乃是一母同胎的亲兄弟了,除此之外,再难有所论。
王夫人的想法和贾母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她看不起贾瑜的出身、嫉妒他受景文帝的宠信和所拥有的一切、不同于贾母的不喜欢,她是无比痛恨厌恶他的,恨其不能立刻就去死。
“母亲,瑜儿不是说了吗,这畜牲在族学里完全就是一颗老鼠屎,如果不把他送出来,只会坏了一锅汤。”
贾政对贾宝玉的抨击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且不留情面的,各种低劣的形容词层出不穷,正常人被这么骂早就羞死了,也只有大脸宝能做到处之泰然。
“那你就不要要求他去读书,我们这样的人家,考个进士又怎么样,瑜哥儿还是探花呢,到头来不还是做了武夫,有什么用?你忘了珠哥儿是怎么走的了?还不是因为没日没夜的读书,熬坏了身体,你莫不是想让宝玉和他哥哥一样?”
英年早逝的贾珠一直都是贾政的心病,也是软肋,他死后,贾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了,也就是贾瑜改变了这一窘境,以探花的功名,让贾家在上百勋贵之家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听到“珠哥儿”三个字,王夫人立刻就哭了起来,贾政叹道:“母亲,总要让宝玉进益些才好,将来他侄子再考个解元进士回来,他又该如何自处?”
“政儿,多的话我也不说了,你也要体谅体谅太太,她这么多年也不容易,珠哥儿早逝,元丫头又在宫里苦捱着,好几年没见到一面,即便是说错了几句话,你也不应该喊打喊杀的,她毕竟给你生了两儿一女,老婆子我没几年活头了,不想在临死前还看到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一家人反目成仇。”
贾母只要一寻死觅活,或者拿贾代善出来说嘴,贾政就瞬间蔫了,立刻跪下来认错,他要是以儿子指责母亲的不是,礼法不会容他,即便是景文帝,也要时常会被皇太后叫到慈宁宫跪着,即便不是他的错,也要主动认错。
自古以来便是以孝治国,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长辈不孝,又怎么会对皇帝忠呢?
愚孝也是孝,也得孝。
愚忠也是忠,也得忠。
林黛玉院。
“哈哈,我又赢啦!快给钱,谁要是耍赖我就咬她。”
史湘云丝毫不顾及女儿家的矜持,仰天大笑着,这才没一下会儿,她就赢了一小堆银锞子,赚的盆满钵满,而在牌场上号称“常胜将军”的晴雯却接二连三的败北,直“输”到体无完肤。
林黛玉、晴雯和金钏儿各给了她两个小银锞子,互相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
金钏儿抹着骨牌,笑道:“云姑娘,您这也太厉害了,赢了这么多,明儿可得请个东道才行。”
“好说好说,明天我们去登仙阁办,吃喝都是哥哥的,这样就不要花我的银子啦。”
紫鹃和媚人在旁边观战、端茶倒水、随时替补,雪雁、翠缕、龄官和玉钏儿正趴在妃子榻逗弄着两只小猫。
“晴雯,你们家二爷可说什么时候回来?我好像有四天没有看见他了。”
晴雯叹道:“前天晚上我和媚人去皇城司中司衙门给他送换洗的衣服,也没有见到他,他那亲兵队长接的衣服,说里面都是犯人,又脏又臭又危险,还说他正在审问定罪,忙到不可开交,劝我们不要进去打扰他,我们俩没有办法,只得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