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杏榜-第3/4页
贾母的老眼都被他晃到昏花了,嗔怪道:“你能不能坐下好生等着,晃的我头疼。”
姐妹们都在,迎春心里小鹿乱撞,不停的念叨着“老天保佑”。
史湘云最是自信,笑嘻嘻道:“瑜哥哥肯定能中。”
薛宝钗杏眼盈盈,不时的看向门外。
......
所有通过会试的京畿道考生名单会罗列在一张榜纸上,在礼部衙门大门口放榜,其他各道的榜纸则会贴在其它的地方,例如四座主城门处。
不然三千人全都挤到礼部衙门大门口来,肯定会发生踩踏事故,因为前来看榜的不仅有各道的考生,还有无数的文武百官、乡绅豪商和士子百姓。
百姓是来抢喜钱的,很多大户人家的考生登榜后会当场撒钱庆贺,有时候还能抢到几两银子。
士子们则来沾沾前辈们的文气和喜气,期待自己将来能和他们一样榜上有名。
文武百官和士绅豪商多为抢人而来,那些年轻俊俏的新科贡士是他们争抢的对象,更有甚者准备了绳子和轿子,一旦发现合适目标就冲上去,为此打到头破血流也是不足为奇。
乡试放榜时基本上不会发生这种事,考中贡士意味着做官,意味着清贵,显然过渡的举人还没有这个资格。
有落魄的举子,但绝对没有流落于江湖的进士,殿试后,他们最低也会被授予从七品或者正八品的各级府衙署官,排名靠前的拟任正七品县令之职,实力够强的留京在各部院观政学习。
即使不做官,到哪里也都会被人奉为座上宾,堂中客,清贵异常。
不远处还有很多拿着铜锣的报喜先生在翘首以盼,跃跃欲试。
黄色的榜贴已经悬在了墙上,上面盖着大红的绢布,十多名中央御林军的兵士持着长枪站在周围,礼部的官员已经准备就绪,只待揭榜的钟声响起。
贾瑜和陈淳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不想往人堆里挤,以免人们群情激动的时候被推到踩伤,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陈淳眼睛死死的盯着榜贴,贾瑜笑道:“彦章,这杏榜要比桂榜热闹很多啊。”
贾瑜走到哪里都是鹤立鸡群,在场很多人都认识他,他们有意无意的瞥向他,一脸的纠结和犹豫,他们知道贾公子绝对是榜上有名的,可他又不是无权无势的寒门士子,身后站着的是贾家,要是把他绑了,绝对会捅出大篓子来。
一位年轻人走过来拱手道:“敢问可是贾世兄当面?”
贾瑜还礼道:“正是在下,不知这位仁兄怎么称呼?”
年轻人笑呵呵道:“在下柳平,家父现袭着理国公府的一等子。”
贾瑜笑道:“柳兄,你莫不是来抢我回去的吧?”
柳平连忙道:“世兄玩笑了,奉我家老太太之命,待揭榜后请世兄到寒舍认个门。”
“多谢太夫人的美意,不过今日着实不便,过几日我会在荣国府办承爵宴,届时会向贵府拜送请帖,等太夫人来了,我再当面道恼,聆听她老人家的教诲,柳兄,对不住了。”
柳平笑道:“无妨,我家老太太说了,世兄若是没有时间,她改日会带舍妹亲自登门拜访。”
贾瑜叹道:“在下何德何能,能得贵府太夫人如此高看。”
一阵清脆响亮的钟声传来,礼部的官员高声道:“吉时已到,揭榜!”
两名兵士走上前摘下榜贴上大红的绢布,考生们一拥而上,现场顿时乱做一团。
黄色的榜贴上写着四五十个名字,一个眼尖的考生瞬间找到了自己,大叫道:“我中了!”
十几年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回报!
他状若癫狂,笑着笑着就大哭起来,围观的文人士子并不觉得他当众出丑,不顾礼仪,而是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一位胖员外见他年轻,长得也不错,大手一挥,四个下人冲上去直接把他抬走了。
这位新科贡士也不反抗,大哭着任由别人把他塞到轿子里。
金榜题名的大哭大叫,上蹿下跳,名落孙山的捶胸顿足,呼天抢地。
一名约莫四十岁的考生因为连续好几次落榜,痛不欲生,心灰意冷之下,一头朝墙上撞去,兵士眼疾手快,一脚把他踢开,控制住后自有礼部的官员上来疏导安慰。
每一次乡试和会试放榜后都会有考生自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报喜先生们敲着铜锣就往上榜的考生家狂奔,只为取得头筹,再贫穷的人家也都会在这一刻凑齐赏钱,哪怕是砸锅卖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