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恸人心魄的呐喊-第2/2页





    然这次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并不成功,她先在锅里掺满水,放上自觉不多的面条量,然后盖上锅盖生上火,烧了一会儿待锅里水开了,她也自觉面条应该熟了。

    于是揭开锅盖一看——满锅的面条白生生的。她用大海碗整整装了五六碗才装下,然后端到餐桌上就准备吃。

    却不防这时候熬得满眼通红的老德头突然进得屋来,看着几碗刚端上桌的面条顿时面露激动,连声夸着“闺女儿也知道孝顺了”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消灭了一大海碗。

    含章看着他感动得无以复加的面容,愣了半响才坐下身来食用自己亲手做的面条,只第一口就差点没吐出来!

    面条软嗒嗒白而无味,像是被白水直接泡胀了似的,没有一点平常吃的劲道爽口。

    然含章看着面前吃得津津有味的老头,心中顿时被一股无以言表的情绪塞满。有什么东西盈满了她的胸腔,快要澎湃出来。

    从那之后,含章就开始学着做饭,力所能及的在生活上去照顾老德头。她享受着老头因她的劳动而满足的快乐。这让她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意义起来。

    走在村前小道上的含章正要转入一条通向菜地的小径,就见一对年轻夫妇拖家带口朝着路的西头下去,在他们的后方,一名瘦弱老翁殷殷相送,满含不舍,嘴上也不停的叮嘱着“照顾好自己、孩子”之类。

    这大概是村里年后外出的最后一波年轻人了。

    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有年轻人陆陆续续的外出务职,热闹的村子也一日日冷寂下来。

    如今还留在村里的,除了马上要上学的孩子们,几乎就只剩下些孤寡老弱!

    含章旁观了一回,很快收了心,往菜地而去。

    刚开春的季节万物还没来得及复苏,因此地里鲜嫩油绿的小菜看上去更显勃勃生机。含章只是看着,心中就升起了一股珍惜之情。

    她小心翼翼的摘了一兜大小合适下两碗面条的菜后,慢悠悠的往回走。此时已有一些留下来的村民也到了田地间劳作,其中就有大贤人郭氏。

    郭氏与其他不得已留在村里的村民又不同,她丈夫任职稳定,收入尚可,又有家中儿女要照顾,几相权衡下觉得留在村里更有益家庭一些。

    又加上她很来事儿,村里也就推她为管理之职,也能领上几许饷钱贴补家用。

    她走在路上,正热情的向四周村民打招呼,就有一人从后方匆忙而来,道:

    “二嫂子,不得了了,易家村的何天自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