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搅蛮缠-第2/3页
等到他老娘去世,儿子已经被养成了这么一副样子,十七八岁的人了,成天不事生产,不想上学,只懂任性享受,最终这苦果都得他自己尝。
养老儿子靠不住,政府不能靠,那就只能靠自己。等到真的老了,身体日渐走下坡路,他就越发把钱看得更重要。他打算得挺好,以后等真的老得到不了了,就找间养老院住进去。
公立的正规些,但是人也多,他就是申请了,也不一定轮得着,能住进公立养老院的,要么是离退休老干部,要么是孤寡老人,像他这种级别不够,还有儿子的,想轮得到难上加难。
剩下的私立养老机构,条件稍微好点的,多数收费高昂,他这点积蓄,真的不知道能支撑几年。要是人活着,钱却没了,再被赶出来,后果会如何,他想都不敢想。
他于是明白,必须要有钱。
儿子的小家离了他的接济,马上陷入经济危机,生活水平直线下跌,从之后司诚扬来要钱的频繁程度来看,贾丽萍就算没有直接上门指着司穆的鼻子让他掏钱,在家也肯定没少跟司诚扬闹。
老公不能赚钱养家,贾丽萍又不想离婚放弃住在宽敞大房子里的权利,这是司穆在他们结婚之前买给司诚扬结婚用的,以现在婚姻法的规定,属于婚前财产,她要是离了婚,别的暂且不论,房子与她没有半毛钱关系。
她很精明,知道以自己的条件,再想找个比司诚扬条件更好的很费劲。过惯了伸手要钱花的好日子,谁愿意苦哈哈得一分也得自己辛苦去挣?
所以司诚扬一死,对贾丽萍非常有利,她有作案动机。
老人家上了岁数,性子多少都有些固执,无论警方怎么解释,有动机又如何,一家人过日子,肯定都有恩怨情仇,动杀心的人多,真正下手杀人的,却少之又少。
人都有理智,更有常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为了些许矛盾,就要夺人性命,害人害己,只是极少数人能做出来的事。毕竟杀人不是杀只鸡,胆子大到无视人命的亡命徒又能有几个。
好说歹说,司穆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一口咬定自己的儿子绝对就被谋杀的,他们想要以意外结案,他不赞同。反正他一把老骨头了,唯一的儿子还死了,活着能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起跟着死了算了。
他就坐在公安局不走了,什么时候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再说!
软硬兼施,老人家油盐不进。分局的同志束手无策,只能陪着他耗时间,但却无论如何都不吐口,将意外改定为凶杀,这是原则问题,不是一位老人家纠缠就能更改的。
司穆不笨,人老成精,自然明白这些人都是在敷衍他,可他老实巴交一辈子了,何曾跟警察打过交道,现在临了临了,失了亲子,还是因为意外中毒而死,叫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这一结果,左思右想,终于还是想起文沫来。
那天文沫在他的再三要求下留了联系方式,临走时客气一句,让老大爷以后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尽管联系。
所以司穆就真的联系了,他没有直接打电话给文沫,而是直接找上了市局刑侦支队重案一组,觉得他人亲自过来盯着,比直接打个电话要来得有用得多。经历了几天被搪塞的日子,他对警察的信任度极低,要不是仍然有求于他们,他再也不想登任何一处公安局的门。
当天,文沫请假去车站送程功,没有在组里。司穆探头探脑了半天,没看到有女警,还以为文沫骗他呢,可又不甘心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一直在门口徘徊。
重案组这种地方,一贯是闲人免进的,司穆的身影就显得非常可疑,郭建峰第一时间就看出来询问,老人家过来可有事情。但司穆拒绝回答。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走路都走不太利索,没什么威胁,他愿意转就转吧,郭建峰反复询问了三次都没能得到回答后,就由着他去了。
直到傍晚,下班时间到,人们一个接一个换了便服离开,重案一组当然也不例外,郭建峰最后一个走,准备关灯关门时,司穆终于等不下去了,拦住郭建峰,吱吱唔唔说要找文沫,不知道他们这到底有没有这么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