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取货-第4/6页
匪夷所思的是,这里的墓穴竟然是动物来守灵。守灵的居然是一种思维高度发达的猴子—邙山蓝魈。
孙雨莺说:“不仅仅是有蓝魈,而且还有几千个阴兵保护,宫殿处在宛如一朵巨大莲花瓣一样的封土堆上,这有很好的寓意,犹如莲花盛放,象征着国运昌盛、子孙富贵延年,权利传至千秋万代!我怀疑它不是梓宫的原因,就是没有建在龙脉上。但我姐说地宫面积也是相当的大,差不多可以抵2个标准足球场。我姐推测,封土堆下地宫深度达到600米左右。
封土堆上面是宫殿,周围有宫墙,下面是地宫,墓室在地宫的中央,两侧斜入的墓道,每隔百米,都有阴兵把守。墓道里的油灯,却是昼夜通明。
墓室棺椁前面,摆放着两个物件,一个是一人高的金雁,不知道是什么寓意,死后还能一飞冲天吗?
另一个物件就更蹊跷,乃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叫做‘汉金怪兽’目前全国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这件文物非常的奇怪,与《山海经·异兽录》中记载的蛊雕几乎一致,50年代,陕西省神木县意外的发现了一座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墓,当时考古家还以为这是一座汉墓,但经过考古挖掘后发现这居然是一座匈奴墓。在出土的诸多珍贵文物中也只有这件‘汉金怪兽’,当时考古界引起轰动。因为人们至今仍未辨清其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因而被考古家命名为‘汉金怪兽’
后来,经过考古家的仔细研究后发现,文物浮雕有环眼鹰嘴怪兽,小小的怪兽身上还隐藏了十七只小鸟造型。而这种形象的怪兽与《山海经》中记载的蛊雕几乎一致。它们长得既像雕,又有点像兽,头上还长着长长的角。但这种怪兽级别的生物也只能在《山海经》中找到记载了,现实生活中尚未发现这种生物,其他史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记载。”
我想,山海经怎么可以相信?毕竟《山海经》中记载的一切事物都过于荒诞,就连编写《史记》的司马迁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我想,几千名“阴兵”,守护在地宫,场面一定非常壮观!这无疑让人考虑这座陵墓的主人一定是非常显赫的人物,不是皇陵,起码也是诸侯。
不过孙雨莺还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在邙山的地下出现海市蜃楼?
孙雨莺说:“这也很好解释,洞顶是荧光石和琥珀岩,而这几座宫殿旁边的湖泊是冻冰,甚至洞壁也是厚厚的冰层,在荧光石的照射下,冰层像镜子一样出现反射,这样就会在空中出现我们拍摄到的海市蜃楼,并且,卧佛湖也是很好的受体,能够在一定时间收到这些折射的物体。”
大概是为了更好的诠释她的理论,孙雨莺坐电梯去了别墅底层的保险库,不一会,拿上了一面铜镜上来,问我:“二小,你晓得这是啥东西吗?”
我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这件乍看上去很普通古代铜镜,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
孙雨莺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汉‘见日之光’镜,是西汉时期的青铜器,正面为光滑镜面,背面刻有铭文和图案,这件铜镜乍看上去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但若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墙壁,壁上的光斑中就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铜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又称透光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