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龙脉上的海眼-第2/5页





        黑子边看罗盘边说:“这里风水真得不错,罗盘测定一块是祥瑞的土地,不过我们怎么才能通过这个水帘洞。”

        在巨大的压力下喷射出来的海水,像是给山洞口安上了一道牢固的闸门,海水现在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打消一切想通过山口的念头。

        似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孙雨莺又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她举着手机高兴的说:“我姐姐在下面找到了一个洞口,这个洞口能够通向洞外,这样我们就能到外面去了。”

        这让我们都喜出望外,天无绝人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九爷这次进山,关键的时候总有贵人扶持,据说九爷年轻时背着老祖宗的骨灰坛,辗转几千里地,码着龙脉,在这邙山找到了龙眼佳穴,把老祖宗安葬在此,此后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成了长青乃至全省有名的文物大咖,不光收藏了很多重量级的珍宝,就是鉴宝、看风水、码地龙脉的神技也是人中翘楚,名声鹊起。这次进山,往往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随着孙瑛鹊的白色灵雾,我们往下走了几百米,在一个大石头下,发现了一个可容三个人并列行进的洞口,这个洞的中间顶部,也有一条大裂缝,却是干缝,没有半点漏水,正对着裂缝的下面,有一个青石石雕的动物,初步估计,这玩意长有三米,身高约2米,是用重约十吨的整块石料雕琢而成。鼻上有一像肉瘤似隆起的犀角。脚有三趾,右前足石座侧面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刻有整齐的鳞甲纹和不规则的圈纹,这石兽虽然体型高大,但比例却十分恰当,全身迭复的厚皮及颈部下垂的厚皮,雕刻得简洁而生动;身体上的鳞甲纹和圈纹,给人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花斑的感觉。

        老边看了半天,问黑子:“这个奇怪石兽‘四不像’,我怎么没见过这种动物。”

        九爷凝视了一眼:“材质是青石,这是陕西富平当地产的镇水神兽—石犀”

        老边说:“这就是陕西省三原县唐高祖李渊献陵前石刻?”

        孙雨莺说:“石犀有五尊,未必是献陵前石刻,据《蜀王本纪》记载,这尊奇怪的石兽应该是战国时期秦国水利家李冰当年主持修建都江堰时,考虑到风水问题后,让人雕刻了五尊‘石犀’,分别在五个方位以镇住当地水精。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人坚持认定石犀是镇水神兽的原因。”

        难道是镇水神兽—石犀摆放在这里,才导致没起到“海水倒灌”?反正山洞里十分干燥,没有半点水分,没人能想象到头顶上是一片壮阔的海洋。

        孙雨莺抬头看了看裂缝,乍一看,却十分像人的一只眼睛,中间有一个眼睛般的石珠,两边是长长的眼角,石珠正中仿佛是掏空的,显出邃古的空洞和带灵性的眼眸,波诡云谲一样难以捉摸。

        孙雨莺说:“是了,既然把镇水神兽放在这里,这个石缝一定是‘海眼了’。如果没有石犀,最起码我们这里也是一片汪洋了。”

        海眼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孙雨莺给我上过课,其实就是“海洋蓝洞”,海洋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从海面上看蓝洞呈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并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深洞,被科学家誉为“地球给人类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后遗产”。此前世界上已探明海洋蓝洞深度排名为:巴哈马长岛迪恩斯蓝洞(202米)、埃及哈达布蓝洞(130米)、洪都拉斯伯利兹大蓝洞(123米)、马耳他戈佐蓝洞(60米),西沙永乐蓝洞深度30089米,地址坐标为北纬16°31′30″、东经111°46′05″。大幅刷新世界海洋蓝洞新纪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