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第3/7页





        时候不早,安儿应该回阿哥所去了,敏若吩咐人将莲子汤端几碗来,道:“回去后与你四哥、五哥他们喝。”

        康熙扬扬眉,敏若笑着转过头来对他道:“可真是得感谢四阿哥和五阿哥,自打小九和安儿入了学,多亏他们两个督促着读书学习,不然这两个小子不定野成什么样了!”

        “有你这么个额娘,安儿还能怎么野?连蓁蓁那个性子,都被你收服了,乖乖学习识字,安儿这小孙猴,还能跳出你的手掌心去?你无非是懒,不愿意费心思罢了,老四把你的活计揽了过去,拘着安儿读书上进,你瞧你笑的!”康熙又看了眼安儿,“你四哥的功课确实好,读书也上进,你得跟着他好生学——骑射弓马可不能看你四哥,得看你大哥和你哥、五哥,知道吗?”

        安儿嘟囔道:“四哥能拉那——么大的弓,多厉害呀!但大哥、哥和五哥确实厉害,他们的弓我都握不住!”

        “你还小呢,大了就能握住了。”敏若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你四哥也厉害!你的这些哥哥们都是好的,你就只管跟着哥哥们学吧。”

        作为大清鸡娃教育开创者,康熙确实是培养出了一水的出色儿子,他的孙子、曾孙们就都没有他这样的运气了。除了天资外,或许也有阶级眼界的局限性,外面的世界在变、人在变,大清却一成不变地在原地踏步,统治阶级的眼界决定了王朝的惨淡收场。

        敏若又嘱咐人装上两碟点心,康熙见她如此安排,好笑道:“阿哥所还能饿着了他们。”

        “点心局做的和我宫里的能一样吗?”敏若正色道:“一则这是孩子自幼吃惯的,是我这个做额娘的心意;二则将他喜欢的点心带去给他哥哥们分,那是诚意!四阿哥和五阿哥能带着他学习,我心里真是感激不尽,一点点心怎么了?小四打小也没少吃我这点心!”

        “得,总是你是有理的。”康熙摆摆手,等安儿走了,才道:“你今儿个去瞧布尔和了?她瞧着可好些?朕今儿还没来得及去看看她。”

        没来得及去看皇贵妃便过来了,说明他确实是被法喀说动、说服了,俩人的立场完全一致,可能还一起被其他人唱了反调——火气大概也是从那里来的。

        能让康熙恼成那样的,一般官员肯定做不到。

        那会是谁呢?

        敏若想到一个人,索额图。索额图自认与她、法喀是有旧怨的,在康熙没有明确表态的情况下,极力反驳法喀、与法喀打对台戏,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事。

        而康熙一贯喜欢放线钓鱼,大概也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在听臣子们的意见。索额图自认为是在反驳法喀,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康熙心里那把火上浇油。

        敏若心里盘算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面上却笑着道:“许是园子里的风景好,又或是比在宫里时候松快,皇贵妃的精神瞧着是好些了。再有亲妹子陪着、哄着她,心情更是舒畅了。四格格做的几样饽饽,我吃着倒有些旧味道;还听了五格格的琴,弹得是真不错,乡间小调也别有幽韵。”

        康熙明显松了口气,“太医说了,她的心情若能好些,身子见好得便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