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危崖惊恶战 登山话前因-第2/3页





        但他的功力终究与宇文晴差之甚远,在敌手暴风霹雳般连手快刀的进击之下,要想以快打快,只有一个结果:更快的失败。他长剑快至极限之时,内息难以为继,渐渐慢了下去,剑风所及之范围愈缩愈小,额头汗珠涔涔而下。蓦地,宇文晴一声大喝,刀光暴涨,已在李愈肩头划了一刀,鲜血涌出,染红衣衫。

        李愈此时已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跟着肩膊,胸口连连中刀,眼前刀光再闪,手腕剧痛,手指不由自主地松了开去,剑柄便要脱手落下。他咬紧牙关腕上加力,方才重又握住剑柄,挥剑再斗。但他此时已是门户大开,连连中刀。

        其实,宇文晴若要杀他,他早就没命了。宇文晴只觉得此子性格倔强,颇有些与自己相像,心中起了怜惜之意,这才未施杀手。

        正在此时,忽听得半天中有人大喝道:“宇文先生,你收了我们重金,便是这般办事的么?”风声连响,已有三四人自附近几株大树上跃了下来,俱是官军装束,为首一人,身材高瘦,面带狞恶,身着软甲,肋下配刀,看神情似是一位军官。

        李愈浑噩中闻声望去,认出那人是与自己交过手的官府中人,心道:“今日景况难逃一死,须当杀其一人以消我恨!”急速转身,不顾宇文晴快刀进袭,大吼一声,直扑那武官,势如疯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宇文晴见状吃了一惊,快步自后追上,挥刀下斩,要砍断李愈双腿,使他不得妄为。

        正在此时,忽听一声长啸,一个青年人已是飞身落在李愈身前,长剑寒光一闪,当的一声,荡开宇文晴的大刀,顺手封了李愈几处穴道,止住他伤口血流。手中长剑斜掠,瞬间已向宇文晴攻出三剑。宇文晴从他荡开自己长刀那一剑,已看出此人功力不凡,只在李愈之上,不在李愈之下,当下不敢轻敌,挥刀应战。两人一交上手,又是以快打快,转眼间拼了二十余招。

        李愈受伤虽不重,但被那人封了穴道,虽然只是为止血,却也令他真气无法提聚,摇晃了几下便即倒地不起。此际那武官正站在李愈附近,只要他伸伸手,便可取李愈性命于顷刻,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此人却并不急于动手,他知道李愈在短时间内绝难恢复体力,自己何时杀他均可,倒是要瞧瞧这个管闲事的人是何来历,如是李愈同党,还可以李愈为饵将此人一并擒拿,立一大功。

        他眼看宇文晴的刀法越使越快,可就是奈何不得那青年,见那青年有攻有守,应付裕如,心中暗惊,想道:“我若再不杀李愈,莫要被他打败宇文晴,再来与我缠斗,再要杀李愈可就难了。”一念及此,右手闪处,已拔刀在手,一刀便向李愈刺了过去,刀尖直指李愈心口。

        李愈此时穴道虽封,知觉未失,眼见那武官刀来,却无法闪避,自知无幸,闭目待死。那武官正在功将垂成之际,忽听当的一声,手腕剧震,钢刀脱手。一声长啸远远传来,自前方密林内,闪出一位中年道者来。

        那道人灰发灰须,杏黄道袍,剪裁得体,一派仙风道骨,更具一股慑人之威严。那青年正与宇文雄拼斗,见他现身,百忙中仍叫了一声:“师伯!”那道人朝他点了点头。

        那武官心下诧异,“这是什么人?他以何物震落了我的刀?"忽听宇文晴向他叫道:“路大人,他是‘燃天火龙’!”那武官闻言大吃一惊。

        原来那道士名叫狄真君,武林中人称“燃天火龙”,乃崆峒派高手,曾投身于方腊义军中作事,专与官军作对,他武艺高強,曾杀了不少官军中的首脑人物,官府对他恨之入骨,曾悬赏重金全国通辑于他,却是觅之无地。那“路大人”虽不识其人,却早知其名,自忖己方这几人便算一齐上,也不是狄真君的对手,恐怕还会搭上自己一条老命,当下也顾不得颜面官威,喝一声“撤”,率三名属下急急而走。宇文晴见状,也是虚晃一刀,一跃而至崖边,跳将下去。他轻功高明,那么高的悬崖,也有办法平安落地,不必细表。那青年正欲去追,却听燃天火龙道:“竞儿,穷寇莫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