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陈三



苏比与父母从大食经三佛齐前往泉州贸易。他们在三佛齐住了三年,苏比的父亲与那里的香料商关系甚笃,因此在苏比父亲的提议下,开始用下一色的香料制作手珠,其色明亮,香气不散,颇受好评。

        苏比的父亲决定以此打开海上贸易新的局面,手串并非原始原料,抽解赋税较低,也没有被博买的可能,可以自由交易,手串又极易携带,同等重量的香料可能会因此体积的问题而需要占用储存空间,手串收纳起来也不过是一个箱子,所需要的车船费用也随之降低。

        于是,苏比的父亲带着第一批的檀木手珠前来泉州试水行情。船刚过占城附近海域,遭遇海盗参商船队的袭击,苏比的父母皆被残忍的杀害,苏比因为身型瘦小,躲在船舱之中没有被发现,而逃过一劫。海盗们将船上的物货洗劫一空,而后又将船烧毁,苏比只能抓住一块木板在海上漂着,直到被过往的蕃舶救起。

        苏比到达泉州时,身无分文,只有那张保存完好的度牒。

        杜且觉得单凭手珠,很难认定是来自于苏比的父亲,“你也说了,你父亲与三佛齐的香料商人一同研制的,有没有可能这是他又做的一批,今年正好到了。这样,我找人去打听一下,这批货是从谁的手里来的?”筆趣庫

        苏比摇头,“不是的,串起这些手珠的绳子是用牛筋所制,来自宋船,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随处都能买到,但是那个结叫金刚结,我母亲说宋人大多信佛,用这个最是讨巧,这个结也是我母亲亲手打的,因为不够熟练,有些微的瑕疵,别人看不出来,但我一眼便能认得。我也问过那庞东,他说这货是他从黑市上收来的,整整一箱,他连箱子都给了我。就是这个箱子,这个箱子其实是沉水木所制,能卖不少钱,也是为了规避抽解与博买,才打造成箱子的形状。那锁片,是我做的……”

        事实俱在,杜且已经没有理由再去质疑。

        “他是从谁的手里买的,你应该也查到了?”

        苏比咬了咬唇,不知该说不该说。

        “你若是不告诉我,你一个人也解决不了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你可以等弃之回来了再跟他从长计议,可是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谁也不知道。你准备到那时再说吗?”杜且也想让弃之来解决这些事情,可是他不在,“你也知道海盗参商一直是南洋海域的最大海患,若是能顺藤摸瓜,一举将他们拿下,肃清海盗,还海上贸易以平宁,对所有过往的海商都是大功一件。你饱受亲人离散之苦,小小年纪不得不在异国他乡辗转求生,你应该深知其中的艰辛,也看到还有一些比你小的孩子无人收留,只能乞讨为生,有的甚至在黑市被卖为奴。”

        苏比抬起头,“可是,我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你不说,我如何能信?”杜且的语气温柔,“万事总有因果,只要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就一定会查到蛛丝马

        迹。若是没有结果,也没有坏处,起码我们还能等下一次。”

        苏比抓住杜且的衣袖,“我总觉得爷一定是查到跟我一样的东西,才会失踪的。不,他不是失踪,他是被灭口了。”

        杜且的目光陡然一滞,“你是说沈严?”

        苏比用力点头,十分笃定地说道:“庞东说,那个人就住在沈家的偏院,就是原先我住过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