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杜且之用心-第3/4页
何为知己?
杜且下意识地望向伫立在门口的弃之。
弃之似有感应似地抬眸,琥珀色的瞳仁微芒一闪而过。
杜且对他微微颌首笑起,笑容带着一抹微涩,眼底有诉不尽的欲语还休。五年的时光,她可能是太过孤独,以至于把弃之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相互利用也罢,利益的纠缠也好,他成了她最值得信赖和依赖的人。
她愿把他当成家人与知己,携手前行。
只是她并不知道,弃之是否也愿意。但他的愿意与否,对她没有任何影响,她单纯地想要把他当成知己,并不需要他的认同。
这一路太难,她一个人太辛苦,有一个人这么让她依赖着,也是不
错的,即便只为利益,只为利用。
香已燃,茶已烹,琴未远。
章葳蕤已做好准备,走到门边跟外头候着的人说了一声准备就绪,东平王与刘慎一行五人,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齐齐来到杜且的厢房。
门一推开,五人皆是一愣。
一间朴素简单至极的厢房,挂了一幅当朝杜大学士的花鸟图。据闻杜大学士极善工笔花鸟,但产出极少,一向信奉慢工出细活的他,一年也画不了一幅,废稿倒是有不少。有人曾在杜府的后门想要寻一二废稿过过瘾,可从来没有看到过。听闻都被杜夫人收了起来,高价出售,但也没有人买到过。因此,废稿的价钱也被炒得奇高。
而今,却在这间小小的厢房看到杜大学士的真迹。没错,是真迹。杜且能拿出来的若不是真迹,这世间还有何人会有真迹?
五人走到画前,细细端详,恨不得这画乃是自家之物,盖上自己的宝盖,以据为己有。可惜,杜且的琴声缭绕,时刻都在提醒着他们,此画有主,不能妄动。
东平王素来知晓杜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但她少年时在临安从不曾表露过,闺阁聚会她只会玩乐,都道她是纨绔,不似士宦之流。后来,她随杜少言外放,来到泉州,东平王甄选士宦之女嫁入海商之家,首先便是杜且。因为他知道,杜且不会让他失望,她有着士宦之家该有的隐藏锋芒。而杜且也没有让他失望过。
但这是东平王第一次听杜且弹琴。没有太多的惊艳,但意境十足。只能说,杜且的选曲赢了。
士人风雅,最爱高山流水这一套。
杜且也没有想炫技的意思,她要的就是意境,以衬托章葳蕤的香品,烘托这间厢房之中所努力营造的士人风雅。
品香,并非只是为了香气缭绕,而在于此时此境。
章葳蕤的香品,创意十足,而且添加了泉州城才有的素馨花。素馨花,乃是舶来之物,经由大食的商舶带入泉州,由客居于此的大食商人遍栽于宅中,香味经久不散,因此被广泛种植。
在大食的教义之中,素馨花的花语为“花之最弱者”,因其教义的特殊性,女性成年后出门必须戴面纱,一生依附于男子。因此,把香味浓郁,而外形娇小柔弱的素馨花成为大食男子心中信仰的象征,那是他们的母亲、妻子,是他们一生奋斗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