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求证-第2/3页





    “尉迟林密谋齐胜齐兵造反,那是十恶之首的大罪,即便我身上流淌尉迟的血脉,也必不能不分是非善恶,偏护血族。”

    “你在说谎!如果你真的是无可奈何,那我说尉迟冤屈,你不问冤从何来?”

    “年轻人,不要太过于自以为是,你说我与尉迟有旧怨,可有证据。”

    “证据?近日怡贵妃的手书重现,那便是最好的证据,说明当年尉迟林并没有徇私枉法,没有私毁谋逆罪证!即便当年罪证昭昭,你不相信尉迟家是无辜的,但如今呢,可曾怀疑当年的圣意?!”顾予初明知手书为假,但仍故意这样说,因为她手里实在没什么证据能够证明镇西老王与当年之事有丝毫的关系,好在宴会之上启轻稔并没有念出书信的内容,到也可以让她好好利用一番。

    “一份手书而已,你怎知真假。即便为真,只要圣上认为是假,那便是假的。寿诞已过多日,你可见圣上召集三司会审,重审旧案?既是没有,那当年之事就已盖棺定论,没有半分回旋的余地。你跑到镇南王府来质问本王,却是没有半分道理。”

    姜还是老的辣,三言两语,就把矛盾转移到明帝的圣意上来了,顾予初半分话都没有套出来。

    “你不要转移话题,当年旧案之后收益最大的便是皇后及镇南王府,你敢发誓你对尉迟家半分愧疚都没有么?”顾予初有些激动,声音不自觉的尖锐起来。

    “愧疚?本王为何会有愧疚?”镇南老王哼了一声,鄙夷的笑了。

    “你没能尽全力保全尉迟一族的荣光,尉迟皇后九泉之下又岂会瞑目。”

    “你什么资格敢提及我的母妃!”尉迟皇后被母族抛弃,郁郁而终是镇西王一直难以释然的地方,如今被一个身分不明、藏头露尾的毛头小子质问,让他怒不可遏,即使是暗夜也藏不住他眼睛里的寒光。

    “难道不是么?不知道老王爷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面对与她。”

    “那样的母族不配她记挂和付出一切。尉迟灭门都是因果报应、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你胡说!尉迟一族是东启七大死家之首,尉迟林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什么报应。”

    “小子,你才活了几年,这世间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即便那尉迟林没有罪过,那也不代表尉迟一族的手上全无半分血腥和人命。”

    顾予初沉默不语,关于尉迟家的历史她只知道荣耀的一面,却从未有人与她提及不为人知的一面,毕竟尉迟一族早就淹没在尘土之中,再无人记得。

    镇西老王从之前的对话中听出了些端倪,夜感觉到蒙面之人的愤慨和不平,忐忑和惶恐,便开始怀疑这蒙面之人的身份,于是质问:“你是尉迟后人?”

    “尉迟家全部死于圣上的一纸诏书,无一生还。”顾予初不肯承认也不能承认。

    “这到不尽然吧。本王倒是听说尉迟二房家有三个孩子不知所踪,细细算来,现在也该有二十来岁了。”

    “你别转移话题。”顾予初掐住老王妃脖子的手又紧了一寸,老王妃不自觉的哼次了一声,惹的镇西王紧张起来。

    “王爷,我知道是尉迟宏害的你失了天下和母亲,你心里难过。”老王妃听了他们的对话这么久,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平时痴呆及健忘的她此刻却是清醒万分的。

    尉迟宏?二老爷!这个提示像挣扎水中许久人突然找到救命一根稻草一样,顾予初感到既惊喜又惶恐。

    “尉迟宏?难道坊间污蔑这词都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