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峰回路转-第3/4页





    “为什么?”乐嘉还瑜很诧异。

    乐嘉蓬康指向启轻烨,“是他告诉我,他不能拒绝与我皇姐的和亲,但在东启皇室女眷中秦王妃姐姐心地最为善良、待人极为宽厚,若我皇姐可与秦王妃姐姐交好,以秦王府在东启的势力,我皇姐在东启的生活定会安然和乐,不受后室女眷排挤陷害。他还告诉我,秦王妃姐姐喜欢奇闻逸事,若是我将在蛇腹中寻得的赤金圆球送与她,她定会欢喜,到时自会先入为主的对我皇姐平添几分好感。”

    明帝审视着启轻烨,并不做声。

    “后来呢?”乐嘉还瑜接着问。

    “后来,我在廊间看见秦王妃姐姐在赏月,就上前与她寒暄了几句,请求她关照我皇姐,然后送了她那枚金球。”

    “大约什么时候?”明帝问道。

    “就在烟花表演之前,然后,烟花升空,我想去找父王,便离开廊间,谁知被一内监引领至侧殿回廊,他们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将我口鼻塞住,身上挂上砂石,推我入湖。”

    乐嘉还瑜倒抽一口凉气,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启轻烨,你可有话要说!”明帝很是严厉。

    “儿臣冤枉,定是有人唆使小王子陷害于我!”启轻烨跪地。

    “你的意思是我喽?”凌子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北凌可真是深谋远虑,隔岸观火不成,便无中生有,再使一个金蝉脱壳的好计,好让东启再难逃脱干系。那弘王殿下是不是也是我北凌的细作?”

    “你血口喷人!我与你北凌毫无瓜葛!”启轻烨急忙为自己分辨。

    “那顾予初呢?”明帝又问。

    “顾予初是谁?”凌子域反问道,已然明白明帝话里的圈套。“秦王妃?不管是什么顾予初还是秦王妃若是北凌细作,那是否表示秦王也与我北凌交往过密?”凌子域未直接回答,而是简单的抛出明帝的疑虑,反其道引起另外一种猜想。

    “即使赫和小王子安然无恙,也不能洗脱顾予初谋杀本汗侧妃的嫌疑。也许是你北凌早就留好后手,眼见事情败露,遂假意送还赫和小王子,好声东击西,掩人耳目。”阿努达说道。

    “真是滑稽,单于连东启皇后的闺名都不知道,竟然对秦王妃的名字记得如此清楚。夜宴之上动手本就太过危险,若杀你个西戎侧妃就能挑拨两国关系,那为何不在所住的行宫动手,反正也在东启宫禁之内,亦或者换个一两个时辰才毒发的毒药,又何苦在夜宴作茧自缚,自寻死路。我北凌若有能力将细作安插在秦王身边,那又岂会轻易将其暴露,必对其背景安排妥当,熟悉百色乡语又有何难,怎会如此轻易就被你西戎侧妃试了去?若真像你说,留赫和小王子活口,就是为了度势而动,那请问我北凌今日可有半分便宜讨到,夜宴之局全系于秦王妃一人,我倒是觉得意不在北凌而在秦王。”凌子域句句珠玑,将国家矛盾转为皇储暗斗。

    “本汗不管那么多,反正今天东启、北凌必须给西戎一个交代!”阿努达刻意压制了自己的怒气,

    “弘王,赫和小王子之言是否属实?”明帝冰冷的开口。

    “儿臣冤枉,儿臣从未诓骗赫和小王子,小王子年幼,定是有人故意唆使。秦王妃罪证昭昭,人证物证俱全,儿臣只是据实查办。”启轻烨一口咬死自己只是忠于事实真相,晋中职守而已,毫无私心。

    “那你可有让秦王妃与该名侍女对峙?”凌子域反问。

    “她已在狱中畏罪自杀。”启轻烨回道。

    “掖牢一向重兵把守,怎会让一个牵动两国矛盾的重犯如此轻易的自杀,该侍女一死,所有嫌疑全集中在秦王妃一人身上,夜宴之谋已成死局,三日之期一到,就算该案经不得细细推敲,但东启也必须将秦王妃交出,反正扣成北凌细作,东启大可推脱的干干净净,届时北凌西戎开战,赫和北凌断交,秦王牵连受制,难以洗脱勾结北凌的嫌疑,夜宴督办一干人等或多或少失职查办,这一石多鸟之计,弘王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