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东洋来客-第3/7页



        听到这个疑问,朱爸撇撇嘴,喝了一口枸杞水:“还能是什么态度,继续端着呗,好像不知道,其实已经默认了这条贸易线路。”

        杜飞点头,有了这些利益牵扯,双方的紧张关系肯定能缓解不少。

        但要说化干戈为玉帛,还远远不够。

        至少比剑拔弩张的好。

        最后,朱爸提醒道:“你在北海道那边注意分寸,不要弄的太过了。”

        杜飞点头:“我明白,那是美果人的禁脔,在北海道搞一搞擦边就算了,不会触及其他三岛。”

        朱爸点到为止,转又说道:“对了,你上次说的,把新钢铁生产线放在锦洲,前天放在会上讨论,原则上没问题。”

        杜飞一笑,早就猜到这个结果。

        这也是一种潜规则,生产线是杜飞搞来的,名义上挂在红星轧钢厂下面。

        这都是朱爸一系的,天然享有优先分配权。

        而且放在锦洲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前边说过,锦洲这个地方,在这个年代十分特殊。

        算是廖宁省的三哥,还曾短暂当过辽西省的省会。

        各方人员交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把生产线放在这里,固然朱威受益最大,其他人也不是没有好处。

        算是一个比较兼顾的方案,大家都可以接受。

        翁婿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杜飞提出让老丈人早点休息,从书房出来。

        ……

        转又过了一个多月。

        1970年10月23号。

        快十一月,京城的的天气越来越冷,下边的各个街道居委会,开始准备卖冬储菜。

        杜飞坐在办公室,看着桌上的日历牌。

        五年前,也是10月23号,他穿越过来。

        时间白驹过隙,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五年,他从一个孤儿成了事业有成,一妻二妾的人生赢家。

        这一个多月发生了不少事。

        首先就是新东方那边,雷春生那帮人进行了几个月训练和指挥课程,终于乘船去了南洋。

        这一次同船过去的一共一百多人,其中有王小东跟他带去的,当年他爷爷留下的人,一共二十三人。

        其次就是老杨一家子,还有刘匡福和翟晓彤两口子,以及杨家几个表亲,一共十五个人。

        这帮人过去,朱丽那边的用人压力可以缓一缓了。

        因为朱丽接受过随身空间改造,杜飞跟她存在精神链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