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第39章 精英的育人之道1-第2/5页





        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奴才教育!”所以说,我们呼唤,大张旗鼓地呼唤一大批有独立人格的校长!来推翻那传统的奴才教育制度。不但要推翻,而且还要向“观世音同志致敬,向耶稣同志致敬,向老子学习,向孔子学习!”

        李玉英就是这种有独立人格的校长之一,她说:“制度的设计应该让我们的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李玉英地道的家乡话说得颇带几分泥土味,她的每一句的结尾处,总是一个表示自己要强烈标新立异的大大的惊叹号。“教师自治”、“大乘智慧学”、“以人为本”、“终极关怀”,这些似曾相识的语词,被她不费力气地“拿来”,消化创新,第二天就被她“输入”到教师的培训内容中,第三天很有可能出现在精英文武学校里的某项活动或课题中。其速度令人咋舌。

        李玉英酷爱说话,每每见人,总是先来一个祝福,接着深深一礼,随之滔滔不绝。这个不甘寂寞的人,充分显示了她对表达权的热爱。不论是在一大群正襟危坐的专家学者中,还是在忧心忡忡的老师、家长中间,她的表达姿态总是有点“怜心悲悯”。她好以“权贵”代替“政府”,用“民众”代替“人民”,动辄“我呼吁”、“我提出”,以至当场被人善意地讥讽为“苦水坛子”、“菩萨奶奶”。

        其实,她不管不顾发言的“语境”,或嬉怒哀乐,或肆意发挥。时而冷幽默,时而热处理,言至激动时,激情满怀两眼锐光,物我两忘。语到悲愤处,心激口迟,忧心如焚。据说,精英文武学校的师生们,对他们这位心爱的校长是既尊敬又心疼。

        聆听过李玉英办学理念的人,就会觉得她骨子里还残留着儿童看世界的理想主义。比如,她发现“为什么不能选拔民办学校的校长去当教育局的官员?”“招生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阑尾炎,为什么不改成救助办?”这些不合时宜的产物,困扰得让人感到有点荒唐。细思之,确实无有道理。公立学校要啥有啥,凡事绿灯常开。而民办学校呢,钱无分文,地无一垅,事事受歧视,处处受阻扰,就连在自己租赁的校院内盖一处简易房舍权都没有。可与民办学校同等规格的公立学校的院内,大兴土木却无人过问。

        武汉精英文武学校,创办的是一所专门招收外来工子弟和贫困孤儿的学校,开办以来,虽然赢得了社会、家长们的良好口碑,但每年都要受到干扰。据说,因练功场地不够用,李玉英准备在校院内加盖了几间简易练功房。因为上报的审批报告迟迟批不下来,为了不影响学生练功,她们就盖了。

        “没有经过审批,当然属于违章,违章就要拆除!”某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站在学校里,对着校长颐指气使:“乱搭乱盖的房子统统拆除!”

        这一下可慌坏了李玉英,她像热锅上的蚂蚁,东奔西走,坐卧不安。花了几万块钱,刚刚修建好水泥还没干透,立马又让拆掉,实在是于心不忍。

        就政府内部来说,也不是一潭死水。就在李玉英走投无路,苦于无奈时,政府的另一位官员,竟然不怕丢乌纱帽挺身而出帮李玉英说话,反对那位官员的鲁莽行为,他以质问的口气说:“我倒要问问,你凭什么要拆除人家的学校的房屋?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