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2章 悯心难持怜心志1-第3/4页





        那位负责人被问得满脸通红,张口反驳道:“那女人怀里的幼儿也能敬礼、张口唱国歌吗?那些乌七八糟的队列也能献爱心吗?”

        李玉英没让他继续说下去,抹了一把伤心的泪水,哽咽着说:“我们刚刚起步,是困难一点。那女同志是幼师,她怀里抱的是她的学生,她要让她的幼生从幼小的心灵里就打下热爱祖国的烙------”

        “少给我来这套哭穷,我说不行就不行。哼!”那位负责人怒冲冲地甩手而去。

        这一刻骨铭心的场景,没有赶走精英文武学校的全体师生们,他们硬是拥挤在李玉英的周围,泪眼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哽噎着唱完了国歌。

        最后,李玉英带着全体师生们往自己校舍走时,所有师生竟然不约而同地放声大哭着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的热血已------

        “起来——”

        “起来——”

        李玉英品味着,前边的泪水是幸福的、甘甜的,后边的泪水是悲壮的,但有几丝苦涩的味道。她说:“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差,学生们能忍受:但是,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不能忍受歧视。”

        自此,李玉英不知背地里流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她真担心这儿不是她的长久之地。可又能向谁说呢?连自己最亲爱的老伴都不能流露出一丝不快之意,因为这是自讨的苦吃啊!

        事情果如她想象的那样,不单某中学的负责人对他们轻视,就连那所学校的教职员工对精英文武学校的学生们都有偏见,经常受到他们的热嘲冷讽。

        因为李校长她们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家庭分裂后,父、母单方抚养)的孩子。说确切一点,精英文武学校夺了他们公立学校的饭碗。因为那些被拒之门外的孩子们,他们的家庭终究要想方设法筹措学费,或政府拨款送进他们这样的学校读书的,李玉英的低费、免费自然而然地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所以,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挤对她们,迫使她们主动提出停学,或撤离这里。他们好抓住精英文武学校违约,留下这笔不可丢失的“财富”。

        不出李玉英所料,不让参加升国旗仪式,只是一个借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闹事。一些有偏见的城市孩子,瞧不起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和那些衣服烂褴的农民工子女,隔三差五地挑衅斗殴,骂那些贫困孤儿是“野种”、满身的寒酸气,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要饭花子,还想读书?真是屎壳螂进酒店,还想开洋荤。

        有个贫困孤儿叫张豪,他人穷志不短,反骂了一个挑衅的学生:

        “你才是‘野种,屎壳螂’!”

        那个学生被骂恼了,伙同几个城市的学生将张豪殴打一顿,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张豪找到李玉英哭闹着不上学了,要回家。李玉英边帮他擦眼泪,边含着满眼的泪水劝说:“好孩子,听奶奶的话,咱不回,有奶奶在这,他们不敢咋着你。走,奶奶找他们老师给你出气,让他们好好管教管教他们的学生。”

        李玉英找到他们的老师,那位老师撇撇嘴,满不在乎的口气说:“哟,有劳你校长的大驾了。孩子们打架不就是这个样,能打就打,打不赢就得吃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