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0章 突发奇梦办学施教2-第3/4页
马书铭刚刚平熄下来的火气,一下子又被女儿激了起来,重重地拍了几下茶几,恶声恶气地说:“疯婆子,你不把这个家折腾光,你是不甘心呐!”
李玉英读了不少孔子的书,十分崇敬孔圣人的孝德。她面向丈夫微微一笑,尽力控制住自己冲动的情感。随之转向女儿,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说:“得得得,这个账不用你给我算,我办学的方针(也叫原则吧),以武会友,广交天下朋友——办精武兼文化教育,解决教师问题;租赁闲置厂、库房,课堂、宿舍、饭堂的问题也解决了;上学交学费(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要比名牌学校低得多,有特别贫困的孤儿甚至还要免费。),办学找经费——求政府助一点,开明人氏帮一点,自己筹措一点,资金问题不也解决了吗?”
知母莫若儿,女儿知道自己的母亲一生刚强好胜,事业大于天。她只要定下来的事,谁也别想阻止她。便心疼地说:“妈妈辛苦大半辈子了,三十年的媳妇好不容易熬成婆——光荣退休。应该好好地享享晚年清福、享享天伦之乐,可你------何必要自找苦吃,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不过------我看,妈妈的想法和做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我看,要不这样吧------”
她虽然不理解妈妈的一番苦心,但她明白妈妈的所为。其实,马书铭对老伴的善意之举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他不愿意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伴自讨苦吃。所以,当女儿在作出让步的时候,马书铭竟然雷霆大发地骂女儿是“墙头草,没立场。”
被夹在中间的女儿,委屈地说:“爸!咱们就支持妈妈一回吧,要不然她是不死心的。”
李玉英面带喜色地说:“还是女儿好,理解娘的心。前半生,我既是贤妻,又是良母,总围绕着你们转。后半生,我要按自己的方式活一回。”
马书铭听后,面无表情,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站起身来,一腔命令的口气冲女儿说:“给你弟弟打个电话,让他早点儿回来,今晚在家设庆贺宴,我也当当贤夫良父。”
对于马书铭这不表态的表态,李玉英母女两当然心领神会,两人手掌“啪”地对拍一下,同时呼出一声欢快的心声。
“也”
随即,女儿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精制的“诺尼亚”手机,麻利地打开机盖,快速拨打号码。李玉英心花怒放地脱下外衣,罩上围裙,边去厨房择菜备料,嘴里边不停地哼着电影《少林寺》中的主题歌:
少林,少林
------
------
晚宴上,一家之主的马书铭,将老伴扶坐在上席位上,“叭”的一声打开一瓶青岛啤酒给老伴面前的高脚玻璃杯子斟得满满的。
随之,按年令排序将女儿、儿子的杯子斟满后,最后才轮到自己。全家人平心静气地望着他,看他到底要演什么戏。
马书铭毕竟是马书铭,全家人的主心骨,没有过多的废话、假话、套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惊喜,特别是让李玉英感激涕零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从此典定了李玉英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马书铭站起身来,面向两个儿女,语重心长地说:“趁现在没有喝酒之前,我有一个想法——也算是个决定吧。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以免酒喝多了头脑不清醒,容易胡言乱语。我和你妈辛苦了大半辈子,平时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积蓄了一部分钱,加上你妈的退休金共有三十多万元。我们两个不一定谁先走,天下父母一个心,谁的父母不想为儿女们攒笔家产。我和你妈无论谁先走,原本在走之前将这笔钱做为家产分给你们姐弟二人的。可是你妈她------她非要折腾光了才死心,那就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