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第10章 玉英求学遇贵人2
陈银芝十六岁那年,与一位叫张伟的青年有了共同的语言,张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忧国忧民一心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陈银芝的父亲看这小伙子还有点热血男儿的骨气,就出资让他和银芝出国留学。在国外两个人情投意合,不但学到了不少救亡、救国的道理,而且还确立了两人的终身大事。然而,事情往往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在两人决定学业结束就回国结婚的当天下午,张伟接到了爸爸的加急电报说他母亲病危,要他速速回国。张伟回国后即与陈银芝断绝了恋爱关系,他的理由是,“国民党迟早要垮台,***的依靠力量是工农兵,地主资产阶级是打击的主要对像。要与陈银芝结婚,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陈银芝的亲戚朋友知道她和张伟的实情后,多次劝她说:“既然在外国学洋文,就在外国找个洋老公定居外国算了。”
陈银芝很风趣地说:“狗不嫌家穷,儿不嫌娘丑。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找洋人,为什么要定居他国异乡,中国天大地大,难道就容不下我一个陈银芝?出卖祖宗的事我是坚决不干的!”
留学结束后,陈银芝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对结婚之事永远不提,一门心思搞好教育。陈银芝家大业大,祖上有千百万的资产,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可她就是不找,宁愿过一生单身女子的生活。
没有受过感情创伤的人,怎么能体味到被人瞧不起的苦涩味。陈银芝的痛苦,袁强和田英不但不体味,而且还在为朋友担保,苦苦劝说:“过单身是非常痛苦的,你为什么要遭贱自己呢?”
陈银芝说:“自己痛苦一点无所谓,为的是别人不跟自己受痛苦。”
田英说:“我们俩个的用心你应该清楚,是包你不会有------”
陈银芝苦笑了一下说:“你们的情意我领了,但你们包住我一时,包不住我一世。走吧,你们的工作太忙了,耽误了大事我可吃罪不起呀!”
既然陈银芝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袁刻铭和田英就不好意思再往下细说了,站起身来告辞说:“我两无能,没有成人之美的才能。惭愧,惭愧呀!”
李玉英在女子十七中越来越有名气,好多人羡慕她有个好哥哥,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教务主任。然而,就在李玉英一凡风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让她措手不及:二哥受大哥国民党军官的牵连,被打成极右分子下放老家应城接受改造;大哥被定为国民党特务,在汉水街派出所被监督使用;资本家出身的陈银芝利用小恩小惠拉拢腐蚀学生,撤免教务主任职务接受改造;李玉英受国民党家庭、极右分子、资本家的影响,追求名利地位,窃得品学兼优的名份经学校研究,取消原来的名次奖励,取消参加高考的资格。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李玉英无法忍受,几次想自杀都被好心的人给救下来了。
李玉英有好多想不通,自己明明是苦大仇深,大哥被抓壮丁逼死了父亲,怎么现在倒成了国民党的家庭;陈银芝虽是资本家出身,但她没有一点资本家阔气神态,而且自愿出手相助贫困学生,怎么成了小恩小惠,腐蚀拉拢之说呢?我一个贫困女子有什么值得她拉拢呢;二哥是多才多艺很受师生们的尊敬,就因为大哥这说不明道不白的国民党,竟然下放回家接受改造;自己一个年轻无知的女孩子,来武汉求学读书,不就是为了长知识报效党的恩情嘛!可是,不准参加高考------她怎么也想不通,她来武汉上学竟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多的麻烦,难道是自己的心不诚,还是自己真的追求名利地位?还是党的政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还是------一个即将走向大学的学生,她确实不了解党的斗争是残苦无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