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叛逆-第2/5页





        他踟蹰片刻,秦嫣说得不无道理,可是这跟之前她在朝上提出的意见相悖了,让皇帝摸不着头脑:“母后……你想说什么?难道你想让朕收回成命?”

        “不是,陛下一言九鼎,哀家不会让您为难。”秦嫣和蔼着语气否认,“哀家是让你记住谁捐了款,谁举荐了人进来,若是立了功,针对情况封赏,平衡人心。”

        皇帝耐着性子听完,心里稍微舒服了点,针对情况封赏,这对他而言是件小事。

        秦嫣接着说道:“既然咱们在朝堂上发话,让他们从军势在必行,不过,没有经验的没必要让他们上前线,他们上前线不但危险,而且对于习惯了高强度作战的西北军而言,养尊处优的高官子弟没准还是战时的累赘,万一这些人出了事,还让百官与陛下离了心,得不偿失。”

        武官家庭对送子侄上前线一事接受良好,甚至巴望着最好能趁机立功。

        文官就不太乐意了,大部分都是选择捐款,让皇帝歪打正着,薅了一大笔钱。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京中五官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秦嫣不免还是担心了一下。

        秦嫣分析得在理,皇帝听了绷紧了脸:“不上前线?母后想让他们督战?”

        他的观念里,从军就是沙场杀敌,要么就是督战队,除了这些难道还有别的职务?

        “不是已经有督战队了么?他们不了解军事,让他们督战也是不行的。”皇帝主动提起,秦嫣倒也记得这件事,顺道提了一嘴,“说起来,哀家记得冬日一战,督战官彭桂带着一群下属阵前脱逃,导致战场大乱,哀家兄长秦源差点因此丢命,还望陛下彻查此事。”

        皇帝知晓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太子,当时先帝病重,他监国,王太后垂帘听政,王丞相辅政,彭桂上奏说秦源、徐阳指挥失误,造成重大伤亡,他只能临危撤退。

        年节时秦威回京述职,说法是彭桂一行怯战,阵前下令撤退,导致战场大乱。

        双方说法不一致,彭桂的奏折先入为主,朝臣指责年轻将领缺乏领兵经验,秦威的解释被当成是为自己人辩护开脱,皇帝被大众意见牵着走,一时也难以表态,后面又遇上新后册封、先帝驾崩,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皇帝认为,如今秦嫣旧事重提,于私,她在为自家兄长说情,于公,他也该查明真相,给臣子一个交代。

        “朕会命人查明真相。”皇帝微微颔首,回到刚才的话题,“那么母后认为,勋贵子弟从军,不上战场,不当督战,还有别的安排吗?”

        “当然有啊。”秦嫣莞尔一笑,“京中四品以上官员,无论文武官,家中的子侄都是养尊处优,他们随押粮队伍出发,若是不敢上前线的,就让他们负责后勤,至于每个人的职务,就让吏部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安排,且当是给他们的历练,你看如何?”

        大齐有恩荫制,四品以上官员告老时,可以举荐家中一名子侄为朝廷效力,但品级只能在七品以下,如果想继续晋升,就得有政绩,或者通过科举考取更高的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