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美女爱英雄,也爱才华



秦剑和江美娜是同一个县的老乡,两个人还有共同的同学,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高中读书的时候还只是个大孩子,都比较单纯,秦剑暗暗爱慕江美娜的好身材和漂亮脸蛋,江美娜也对秦剑的“文学才华”和在同学中的影响有很好的印像,那个时候,秦剑的矮、黑、丑好像都被他的超然的魅力给掩盖了。

        1994年高中毕业,秦剑和江美娜都落榜了,江美娜属于那种“家里有人”的人,在哥哥的运作下,到江北省警察学校就读三年制的“委培”,秦剑也不甘平庸,到省师范大学读了成人性质的实用人才,修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因为是同处一个城市,两个人也通过同学会、老乡会有着不间断的联系。

        大学里,江美娜身后有着一大批追求者,其中也不乏父母是机关领导、做大生意人家的孩子,但江美娜喜欢那种被万千人仰慕的感觉,不愿意早早在一棵树上吊死,也就一直是“名花无主”。

        而秦剑则是人丑家穷,拼命用灵魂上的骄傲掩盖内心的自卑。

        21岁的他穿着运动鞋,背着粗布床单包裹的行李,一个人乘长途大巴来到省城江城。

        同宿舍六个人里只有他粗布被面做的被子没有被罩,只有他连旅行包也没有;天气变冷了,只有他只有一双鞋,只有他只有一套衣服。

        冬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其他兄弟都添置了棉鞋、冬衣,秦剑家里捎来了他舅舅穿过的一件旧冬装外套,他自己几块钱买了双胶底布鞋在运动鞋刷洗的时候替换。

        他从未离开过农村的父母想象不到城里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每个月100元的基本生活费对他这样的农村家庭已是竭尽所能。

        因为住的地方是系里在外面租的房子,离学校远,秦剑早餐一般不去学校餐厅,都是四毛钱买两个馒头,五毛钱在楼下的早餐店买碗胡辣汤解决,午餐在学校吃六毛钱的汤面加一个馒头或二两米饭加八毛钱的粉条豆芽,印象中这是省师大几个餐厅最便宜的饮食了。

        东门口礼堂前面的广场晚上有时候有舞会,礼堂里面有时候放电影,没有钱、不敢跳、不会跳,也没有跳过舞。

        他也挤不出两块钱去买一张电影票。

        1995年春,秦剑写的一篇文章被共青团省委的《江北青年报》采用,收到了一张42元的稿费汇款单!拿出来16元买了个旅行包——自己终于也是有旅行包的人了!

        也是当年,另一篇大篇幅文章在省报发表,从学校借了辆自行车一路骑到报社去要样报。

        贫穷的现实里又是那样快乐。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们还不是那么物质和现实,也有女同学暗送秋波,但秦剑想想家里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供自己上这个可能都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所谓大学,心里禁不住万分的惭愧。

        摸摸兜里几乎能算得上是数着米粒下锅的生活费,总不能和人家看电影让女孩子买票、买零食吧?与其尴尬,还不如躲着。

        三年大学,秦剑都是在精神的强大和现实的贫穷中矛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