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稻田里的扫荡者-第4/4页





        伸手到脖子后面的兜帽里,把剩余的小石子拿出来。

        突然,他的手抓到了什么,拿到面前一看:

        5块钱!

        热泪流下,在脏兮兮的脸蛋上冲出两道泥沟。

        ……

        这年头的临江县,肉包子5毛钱一个,比小乞儿的脸还大,咬一口滋滋冒油。

        5块钱,够他活三天。

        三天以后,楚擎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17岁的楚擎还没进化成楚扒皮,但他从来不是什么善人。

        县城里的乞儿比水田里的黄鳝多,他把自己卖了也帮不过来。

        在他眼中,自己的临别告诫,价值远不止5块钱。

        那是楚擎前世花了大代价买来的血泪教训。

        他追乞儿,是为了带他远离那帮捉弄他的所谓“朋友”。

        那些大孩子都是三湾堰村民的孩子,爹妈双全,和他不一样。

        楚擎先骂乞儿,再让他自己找到钱,是要乞儿知道:

        不要想着世上总有人好心帮助自己。

        哪怕没有人帮,自己也要想办法努力活下去。

        楚擎之所以愿意帮他,是因为他们同病相怜。

        12岁那年,楚擎老爸因公殉职,被追认为全国爱岗敬业模范。

        官府解决了一大笔抚恤金,具体金额多少,他直到重生前都不知道。

        几十万肯定是有的,国家对于舍命保卫公家财产的英烈,从来不吝惜钱财。

        老妈作为烈士遗孀,一拿到抚恤金便改嫁到邻山县。

        分了一部分钱给舅舅,拜托他照顾楚擎。

        从小六到初二,楚擎都从舅舅家拿钱上学、生活。

        舅妈管钱,从不少拿一分钱。

        只是每次拿完钱,都要拉着舅舅到厨房,好一阵窃窃私语。

        说楚擎长身体,吃得多,得管他妈再多要点钱。

        到了初三,楚擎进入叛逆期,决定自力更生,不再依赖大人。

        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捡硬纸板,掰预制板上的钢筋卖废铁……

        挨的白眼比挣的钱多。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才发现抓黄鳝这一生财之道……


    本章完